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用药与健康 > 健康养生 > 预防保健 > 正文
走出误区是提高肾炎治愈的关键
www.yongyao.net  2008-9-3 12:01:24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1、用激素肾病就难除根了吗?

激素在治疗肾病方面有时是不可替代的。如运用得当、配合适宜,疗效确切,对此不容置疑。然而激素确有许多副作用,若用不得法,容易导致肾病反复。据此认为一用激素肾病就难除根了,则是错误的。关健是在应用激素时如何正确选择肾病类型和同时合理服用中药,本中心系列验方中激素能配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可消除其副作用,缩短病程,彻底治愈肾病。 目前很多患者及其家属受过份夸大激素副作用的影响,拒绝服用西药(强的松、环磷酰胺)一味的迷信偏方、秘方,致使病人延误了治疗时机,丧失了宝贵的生命。但急性肾炎初期最好不要使用激素,以免病情迁延或成为慢性。

2、肾病综合征病人使用激素易犯哪些错误?

肾病综合征病人使用激素最易犯的毛病有两方面:一是医生按排不当;二是病人不遵医嘱,自行服药不当。病人和医生最担心的是激素的副作用,治疗开始剂量偏小,首始剂量不足,不能很快使病情缓解。其次是用激素后减量太快,维持用药太短。很多病人怕副作用(肥胖,痤疮,满月脸),不按医嘱,自行减量,且每周减5-10毫克,短时间内迅速减至维持量,甚至自行停药,造成病情反复。病情复发后又加量,这样时加时减,病情一直得不到有效缓解,势必使激素使用时间延长,副作用更明显。

3、化验正常,病就好了?

有些肾病患者,甚至有些医生,对肾病治疗和预后不甚了解,经过治疗一段时间,水肿消退、尿蛋白、尿潜血没有了,就认为病好了,而不再服药。若逢劳累、感冒后又复发,再次治疗,化验正常后又停止治疗。如此反复,容易导致肾功能衰竭。所以症状消失、化验正常后,病情只是暂时得以控制,并非痊愈,应再巩固治疗一段时间,方可彻底治愈。

4、正确看待祖传秘方

有些类型的肾炎、肾病、难治性大,病程长,易反复,见效需一定的时间。有些患者“求医心切”,到处寻找“秘方”。诚然,有些散在民间的药方确有一定疗效。但既为“秘方”,治病必有所“偏”,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证候不同,治法、方药不同,因此固定不变的秘方不适合各种证候的需要,若随便服用,可能起反作用。本中心的验方都是经过各类病人的验证,结合患者具体病情作维调,疗效确切,见效快,疗程短,治愈后不复发。

事实上象隐匿性肾炎、早期肾功能衰竭等肾病,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好多病人是在查体中才发现的,古人根本不可能发现这类疾病,也就不存在根治这类疾病的秘方、偏方。因此,千万不要相信单一包治各类肾病的所谓秘方、偏方。

5、民间流传的中草药外敷发泡治肾炎其疗效如何?

这个方法是前人经过多年的实践而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治好了部分急性肾炎患者。它主要是治疗急性肾炎引起的浮肿,对肾病引起的蛋白尿,血尿,血肌酐增高根本无效。没有什神秘感,其它各类型肾病患者应慎用,因水泡可能引起细菌感染,使病情加重。

6、肾炎就是“肾虚”吗?

肾病是临床上习惯的叫法。广义的说是指各种肾脏病变的总称,常见的有肾小球及肾盂的炎症,结石,肿瘤,肾下垂,囊肿等。“肾虚”是中医诊断用语,其“肾虚”症状主要有头晕,失眠,多梦,乏力,阳萎,早泄,腰酸腿软等。无临床体征及化验检正常。故认为是中西医两种不同的概念。

7、慢性肾炎有肾虚症状如何使用中药?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分为(1)脾肾气虚;(2)肝肾阴虚;(3)气阴两虚。很多病人认为慢性肾炎既有“肾虚”表现,就该“虚则”“补之”。殊不知,慢性肾炎此期肾功能处在代偿期,如不恰当地大量使用“补肾”之药,肾功能会急剧恶化。在此奉劝慢性肾病患者服用中药到正规医院找有经验的肾病专科中医开处方,千万千万别用错了药,使有病的肾脏雪上加霜,恶化得更快。

8、就医指南

很病人同时看西医和中医两科,两科医生的医嘱有时不同,不知听哪个的好。本肾病康复中心认为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中西医结合”能够取长补短,本来是最上策,但如中、西医不经会诊,而各行其道,则有可能背道而驰,互相抵消作用,这就不是“结合”,而是“中西医混治”了。所以,在肾脏病的治疗上,最佳的中西医结合,需要找一个既是西医,又谙中医的医生,中西药处方出自一个人之手,这样诊治同一个病人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才是真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吴新民是全科医师,他根据患者服用不同的西药,运用相应的系列验方与西药相结合治疗各类肾炎,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来源:肾炎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