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冀州南良公社的社员孔秀玲,是因膝关节结核病住院的。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关节的坏死骨却仍在恶化,患者还有生命危险。如何彻底治愈这个病人?吴殿华查阅了大量资料,最终确定的治疗方案就是施行病灶清除和植骨固定手术,可取谁的鲜骨呢?取病人自己或家属的鲜骨?不能,因为她只有一个患精神病的丈夫和两个年幼的孩子。想及此,吴殿华决定自己献骨。
于是,大小5块鲜骨从吴殿华右侧髌骨上取下,然后一块一块地移植到孔秀玲身上。2000年,年迈的孔秀玲来到冀州看望吴殿华时老泪纵横,“我们可是骨肉亲啊……”
如今刘孟恋和孔秀玲都已过世,但“取骨割皮”的动人事迹依然让人难以忘怀。采访间,记者特意查阅了当年的各种报刊,从那些泛黄的字里行间细细地感悟一个“红色医生”的大爱仁心。
吴殿华的老伴焦静悄悄告诉记者说,现在老吴的腿疾,就与当年的取骨有关。但吴殿华不愿意承认,“岁数大哩,腿脚自然就会不好使的。”
"病人至上"是心里的一把尺子
从医这么多年,吴殿华一直坚持对患者回访。
采访当天,恰巧吴老要到冀州和枣强县交界处的一个小村庄,去看一个叫赵俊玲的百岁老人。除了穿上白大褂,带上必要的体检设备,吴老还跑到超市买来一箱牛奶。“我是8年前给她做的手术,那时她就已经92岁了,我给她从腹腔摘掉了一个9公斤重的大瘤子,听说老太太现在还很硬朗。”吴殿华说,每次回访他都很兴奋。
如今回访,吴殿华有了自己的汽车,而当年连个像样的自行车都没有。但吴老能吃苦,而且为了病人不怕脏。
“现在的医疗条件好多了,想当年我多次用手给病人抠大便,嘴对嘴给病人人工呼吸。”吴殿华说,在一次下乡巡诊中,西元头村有个80多岁的老大爷叫刘润芝,几天尿不出小便,家人已给准备好了装裹衣服(葬服)。在没有导尿设备的情况下,他便俯下身用嘴将老人体内的脓液和尿一口一口地吸了出来,因而挽救了老人的生命。
吴殿华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巡诊。连周边好多砖窑厂的外省民工,也逐渐成了他的朋友。
从一个学徒工,成为一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吴殿华这样概括自己:路是走出来的。
1996年,吴殿华从冀州市医院院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但并没有清闲,甚至更累了。十里八乡的群众,都认识吴殿华,好多人还亲切地叫他“好人吴大夫”。他们有了病,都愿意到家里找他寻医问药。有时到医院让值班医生看了,患者家属还要找他给再看看。有一个晚上,病人家属喊了他八次。第二天别人问,“你还能睡觉么?”吴殿华一笑,“我睡了9觉儿。”
后来,有患者向他建议,“您医术高,医德又好,何不自己开家医院?那我们找您看病也方便了。”吴殿华一想,“对啊,自己办的医院自己说了算。”于是他很快便采纳了患者的建议,办起了冀州职工医院。创建之初他给医院定下了扶贫计划,并大胆地提出了“有钱没钱都能看病”的承诺。
周围的人对吴殿华的做法表示费解,你怎么能做到这样呢?而吴老反问,如果把病人看作是自己的亲人,你会怎么做?
原来在吴殿华心里一直有把尺子,那就是“病人至上”。
哪里有需要,我就尽己所能
步入古稀之年的吴殿华,头发快掉光了,牙也没剩几颗,但他总是有股子不服老的劲儿。好多老年人到这个年纪,连个手机短信也不会发,可他每天在互联网上还要学习国外新研发出来的医疗技术。
“因心脏不好,今年他在省里住过两次院了。”老伴焦静说,在四川灾区,吴殿华因手术站立时间过长,两腿严重浮肿。可吴殿华说,“看着那么多病人急切地等着手术,就是老命搭上我也舍不得休息啊。”在灾区,“红色医生”的本色再一次被诠释。
生活中,应该说吴殿华不缺钱,他有离休金,老伴也有退休金。4个儿子都很出色,各自的事业都很红火。当吴殿华提出,在医院后面再建个老年公寓的想法时,全家人都反对。“这么大岁数身体又不好,还不如养养花喂喂鱼呢。”
可吴殿华说他有自己“折腾”的理由。这几年接触的农村病人较多,一些老人要么有病不求医,要么看病总要求保守治疗,怕背上经济包袱而连累家人。有的因子女忙,而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如果我们这里既可就医又可养老,两全其美多好啊。也算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办件好事!”吴殿华开始做家人的工作。
很快老年公寓开张了。怕老人们平时闷得慌,吴殿华还当起了老人们的“专职司机”,经常开着车带着他们到郊区看花赏草,呼吸新鲜空气。
4年了,大街上的烧饼都涨好几次价了,可老年公寓的饭菜一分钱也没涨过。尽管公寓没有赚到钱,却赚到了人气。入住的40多个老人有当地的,还有千里之外慕名而来的。
“哪里有需要,我就尽己所能!”吴老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资助过贫困大学生,为灾区捐过款,为家乡修过路……
采访间隙,吴殿华的老伴儿过来提醒他,该吃降压药了。吴老呵呵一笑,赶紧从口袋里掏出两片药,一抬头吃了,水都没喝。
来源: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