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的唐婆婆填写了一份医学自测量表后,被告知“快中风了”,顿感头昏、手麻。昨日,她赶到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但医生检查后告知,唐婆婆没什么问题。
接诊医生周瑞祥博士介绍,唐婆婆前年曾因脑梗死、偏瘫住院,后彻底康复。
前日,她在社区接受了一份专业“脑缺血指数量表”测评,量表列出了上百条症状,唐婆婆根据自己的感受在后面打勾,结果得出了一个异常高的总分。
工作人员说,根据得分,唐婆婆患上了中到重度脑缺血,如不治疗很快就会中风。唐婆婆听后寝食难安,并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
无独有偶。18岁的小宋即将上高三,常感到精神紧张,前不久在网上填写了一份抑郁自评量表,结果是“重度抑郁”,并分析其有自杀倾向。小宋吓得不轻,当即赶到中南医院心理咨询室。肖劲松副教授问诊后发现,小宋从未有自杀念头,也无任何抑郁症状,只是稍有些神经过敏。“当我告诉他没问题时,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医学自评量表为何常常测出“吓死人”的结果?肖劲松说,临床医生指引患者填写量表时,会要求患者凭第一感觉迅速作答,不可更改,以接近客观。但如果缺乏这类提示,一般人填量表时可能会反复考虑,表现出或多或少的“疑病倾向”,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在身体不适时,人们会将其想像得更严重,以期积极治疗。疑病心态下测出的分值,包含一些夸张成分。
周瑞祥也认为,测试结果失真的原因在于人们填表时主观大于客观:一方面,量表上有不少专业常见词汇,如失眠、焦虑,不少自评者以为睡不着就是失眠,心情不好就是焦虑,导致测试结果不准;另一方面,量表中需确认的症状通常有时限性(如近一周内),而唐婆婆填表时,将自己过去住院时的感受不自觉地强化了,导致结果“很严重”。
专家提醒,专业医学量表确实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科学性,但它毕竟不是客观的医学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只有辅助作用。对待量表结果,市民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可盲目全信。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