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有答
问:哪些医院可以选?
答:参保人只能选一个社区医院或者基层医院
门诊统筹的第一个原则是设定在社区医院和基层医院,而且只能在就近选择一个定点医疗机构,三级医院等大医院的门诊并不在门诊统筹支付范围之内。这一方面是就近方便参保人就医,一般市民在15分钟之内就能够达到;另一方面也可以控制过度医疗,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医院病人过度集中的压力。
为什么佛山试点之后的门诊处方费用可以降近七成?一个重要原因是,门诊统筹只能在社区医院和基层医院,因为大医院看病贵。而门诊统筹实施之后,参保人小病小痛都去社区医院了,另一方面又能够报销了,两者相叠加,使得参保人的门诊负担大幅降低。
问:能够报销多少?
答:报销比例原则上在50%以上(医保目录范围内)
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医保处处长夏青表示:“各地的标准由各地来确定,一般来说,都能够确定在医保目录范围之内50%以上,再低就没有意义了。”
就目前广州、佛山、东莞等地试点来说,在医保统筹范围之内的门诊统筹的最低报销比例都在50%以上。比如佛山南海,社区卫生机构支付比例为80%,一级医院为70%,二级医院为50%。佛山的门诊统筹制度运行一个月以来,除顺德之外,其他四区的总体次均处方报销比例(包括了自费药品项目在内的报销比例)为43.6%。其中高明区的次均处方报销比例最高,达到55.5%。从个案来说,最高的报销比例达到了70%。
问:病情加重了怎么办?
答:双向转诊制度,住院直接转大医院
不少看惯了大医院的参保人会嘀咕:“我的病,万一社区医院看不了怎么办?”然而,根据《指导意见》一旦是重病,大病,社区医院的医生、设备不能为病人提供服务的,他们将自动将病人转向大医院治疗。因为是需要住院,或者是特种门诊病人,根据基本医保政策,同样是可以报销的。而病人在大医院手术等已经成功,病人只需要护理等基础的看护的话,大医院也会将病人转到社区医院,这样一来,因为在社区医院的报销比例高,病人的负担就减轻了。
通过这种双向导向作用,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格局。
问:怕医保账户变“死钱”?
答:职工个人账户以后将成为家庭账户
很多职工医保参保人,特别是年轻人,因为身体健康,医保账户上的钱几乎用不着,几乎变成“死钱”。
如何让这笔钱能够灵活运作起来?《指导意见》中明确,“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代职工本人供养直系亲属缴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在佛山,职工医保账户上有余额的话,就直接可以给家庭成员缴纳居民医保费用。“只要一划卡就可以给家人参保了,以后还将向家庭账户过渡。”具体而言,就是家庭其他成员生病了,也可以用职工医保的个人账户支付。比如老人家生病住院了,个人的医保卡上钱用完了,儿子可以用医保卡为老人家支付。
医药费用过高
应该如何解决
答:医保机构集体协商医疗价格
“作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我们所代表的就是参保人的利益。我们的目标就是参保人的利益最大化,用更少的钱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可以说,医疗保险第一次喊出了自己是参保人利益代言人的口号。
《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与各定点医疗机构订立协议,明确医疗和服务质量。”“对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可以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在不超过物价部门规定收费标准情况下协商确定付费方式及标准。”
实际上,广东医保机构以千万医保参保人为依托和药品公司或者是医院进行谈判,已经在悄悄地实行了。比如抗肿瘤、白血病的药品格列卫,药效好,但价格非常昂贵,高达2万多一瓶。通过协商,最后药品公司同意对患者以前半年原价,后半年赠送的方式进行让利,相当于打五折;而另一种医治丙肝的药品则是直接打9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