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新医改方案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日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与专家的专业化解读相伴的,是一些批评和质疑的声音。一名评论者认为,新医改草案随便哪一条都是相当地正确,很难让人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系主任刘国恩的批评更加尖锐,直指草案“是一篇态度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前后矛盾的八股文”。
或许,新医改方案的使命之一是要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行“顶层设计”,如此以来,无法顾及细致入微的论述大约也在情理之中。但顶层设计显然并非新医改的全部,强调公益性主线、明确近期改革重点同样不容回避。
既然发布草案的目的在于完善方案,那么指责草案过于空泛的意见也就并非毫无意义。所谓“八股文”之说或许过于直率,但这份急切语气之中承载的信息,却是整个社会对于新医改的望眼欲穿。一份新医改方案当然需要着眼未来管长远,但社会的期待更在于,新方案能否对当前“看病贵、看病难”的现实有一个准确到位的把脉,并开出切实管用的药方。对于生活在当下的每一个个体生命而言,人生不过百年,他们可以期待长远的幸福,但谁也不能企图劝告他们安心忍受“并不成功”的医改乱局。如果真的体恤民生之艰,新医改方案就应当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直面问题。
最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当前民众看病贵、看病难的现实。就在不是很久远之前,尚有某地卫生部门官员声称,在中国看病最不贵、最不难。由此可知,真正承认看病贵、看病难的现实,并不是一个很容易的问题。在中国大多数承受现行医疗卫生体制之苦的民众之外,确实存在着某些看病并不贵、并不难的阶层或人群。若按照他们的感受出发去认识新医改的紧迫性,去决断新医改的走向与路径,则新医改的命运实在堪忧。好在惊讶“何不食肉糜”的异类并不是多数,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价格虚高,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弱化等等问题已是社会共识。新医改方案只需从如此痛切的现实问题出发,则必然不至于陷入虚幻。
事实上,业已公布的新医改草案对看病贵和看病难问题并非没有提出解决的设想,所谓五项改革重点即被认为是攻破顽疾的药方。医保制度、基本药物制度、服务下基层和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如此等等的设想之所以并未引起批评者的重视,在于似曾相识,在于条文空疏,在于颇多争议。比如医保制度未能让人眼亮,新农合、居民医保、职工医保都不是新鲜事物,以旧酒装入新瓶未必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更为关键的是,作为破解问题的对策,改革措施之间的矛盾不能忽略。比方说,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或许可以并存,但如何保证不发生偏离却需要认真对待。公立医疗机构是否一定代表公益,社会医疗机构是否一定要作为市场的因素出现,政府的大笔补贴是否需要按照医疗机构的“身份”获得,这都是需要直面的问题。
一个好的新医改方案,必然是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方案,但却不一定是毫无落实阻力的方案。一个成熟的方案,应该是对于阻力有着足够预料并能作出有效应对的方案。在现行医疗卫生体制中享受着现实利益的群体,或将成为新医改推行中的阻力。新医改方案直面问题,不单是指直面现实的问题、自身的问题,也必须考虑未来执行中的问题。既得利益者的反对,或许在遥远的将来,或许就在眼下以游说等形式出现。怎样区分代表公众利益的意见,怎样避免被利益潜流左右或绑架,这同样是新医改方案所面临问题的一部分。
来源:博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