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是中医辨证施治病症的重要依据之一。中医有“舌乃心之首,舌为胃之镜,舌为脾之外候”之说。认为心、肝、脾、胃、肾的“经脉”皆通于舌,即所谓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两边属肝胆,舌根属肾。这些部位的相应变化,是反映相关脏腑变化的一面“镜子”。
清明节气过后,由于干热风频频、环境多“燥热”,食物易于腐败变质,易诱发泄泻。兹介绍三种常引发泄泻的证型供参考,便于您应急选药自疗。
一、胃肠湿热型:可有泄泻、腹痛、坠肚感及发烧。舌苔多黄腻,舌体胖大。可选服香连化滞丸、加味香连丸、四正丸,宜配合藿香正气丸(酊、片、软胶囊)。
二、脾胃虚寒型:多于晨醒即泻,脐周冷痛,易出虚汗,疲软,舌质淡、薄白,舌边有齿痕。应选服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丸、人参归脾丸。佐以四神丸、芥末、生姜、周氏回生丸等。
三、寒湿困脾型:常有上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溏稀、舌苔白腻、舌体胖大,可自己听到肠鸣。应内服周氏回生丸、附子理中丸、参桂理中丸等。配合一些辛温又健脾的食品,如茯苓饼、松花蛋、姜丝等。
来源:全民健康网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