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将由时下的垂直改为“地方”,“机构改革方案”年底前就会出台。
作为行业管理部门的地方药监局曾有过多种管理模式。先是取名为药监局归属地方政府;后改名为药品监督管理局,由省垂直管理。
此后,再把卫生部门内设的药品管理机构剥离出来,设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为一个掌管食品药品重大权力的部门。
应该说,地方药监职能变化既是市场经济使然,也是人们对政府机构改革进行探索的见证。但是,无论是讲探索也好,还是机构设置也罢,都不可能是一锤定音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随着实践的深化和形势的发展,往昔的某些探索成果也会出现新的问题。人们不难看到,近年来的药监系统就暴露了不少问题。其中,郑筱萸及其手下几员大将和多个省市药监官员先后落马就是一个沉重的教训。
诚然,郑筱萸等药监官员落马有着他们世界观没有改造好的问题,也有着药品管理监督不到位的原因。而对于垂直管理一直成为媒体争论不休的问题。
近年来,地方国税、地税、工商、质监、国土和药监等部门先后实行省级垂直管理。“垂直”的本意是要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干扰,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正义,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但是,实践却告诉人们,“垂直”不是硬道理。比如,发生严重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河北石家庄药监部门就没有很好地严格执法,石家庄药监局局长成为奶粉事件发生后首批被撤职的官员之一。而近年来,国内多宗食品药品事件同样印证着“垂直”不是解决监督问题的硬招。从一些地方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来看,由于“垂直”,往往成为地方政府与药监部门互踢皮球的原因。为着强化对地方食品药品的监管,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就需要对省级以下的药监部门实施“垂直管理”模式进行反思。可见,广东等省份为此将时下药监部门改由地方政府管理的改革正是对实践反思的结果。
药监垂直管理重回“地方”有何好处?笔者认为有二:
其一,是把药监部门与地方政府的责任捆绑在一起。药监回归地方政府,那么,地方发生食品药品事件,地方政府再不能与药监互踢皮球,而是运用政府的权力资源进行综合治理,监管工作有可能到度。
其二,是打造强力政府之需。时下,地方基层政府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地方安全,发展民生,发展经济文化等无限责任,却由于诸多体现权力的部门先后垂直管理无法有力进行指挥,导致平时监管工作难以落实,一旦发生食品药品事件又显得左右为难。而今,药监回归地方政府会使政府职能明确和清晰化,监管工作也有可能到位。
当然,对于药监回归“地方”,人们担心地方保护主义抬头,这种担心是不难理解的。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级政府举报渠道和机构的健全,公众监督的渠道事实上已大大打开了。只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公众的呼声是会听得到的。而今,地方一些老大难题不正是由于网民的强力监督才得以迎刃而解吗?
一句话,省级以下药监回归“地方”是“实道理”。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