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今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09年卫生工作要点》,并印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各单位,部机关各司局。工作要点全文如下:
2009年卫生工作要点
2009年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强食品安全质量监督,统筹做好各项卫生工作,开创卫生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2009年,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制订出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相关配套文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政策研究,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与水平,着力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各级卫生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有序推进,从组织上保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实施。各级卫生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细化和实化政策措施,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各项制度、政策之间的配套和衔接。
各级卫生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进行解疑释惑并广泛宣传,正确引导舆论,赢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并在卫生系统讲透政策,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团结一致,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力改善民生的有利时机,增加政府投入,进一步加强县医院标准化建设,切实发挥县医院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龙头作用。完善政府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基层卫生人员经费。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加强收支管理与绩效考核。逐步扩大乡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管理范围,推进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继续做好汶川地震灾区灾后医疗卫生系统恢复重建工作,落实对口支援方案,推进灾区县、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扩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绩效考核管理试点,继续推行社区基本药品集中招标、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研究和推广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继续完善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
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健全管理制度、保证基金安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群众受益水平为重点,强化新农合的监督管理。认真落实财政补助标准,做好农民个人缴费工作,探索建立合理增长的筹资机制,逐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健全新农合管理经办体系,启动新农合监测网工作,提高各级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的管理服务能力。加强新农合基金和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合理控制医疗服务收费,规范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提高新农合基金使用率和参合农民受益水平。逐步推行参合农民在县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即时补偿报销措施,方便参合农民。开展大病统筹与门诊统筹相结合试点和地市级统筹的试点工作。
三、认真做好卫生应急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切实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制订实施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情况检查,依法规范卫生应急工作。加强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建设,不断健全中央、省、市(地)、县四级卫生应急工作管理体系。开展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现状调查,完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完善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制度。实施培训规划,规范卫生应急演练。实施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战略,制订禽流感及流感大流行防控应急预案。坚持平急并重,不断提高卫生应急工作总体水平。
确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基层卫生机构向城乡居民提供疾病预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职业卫生、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订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和考核评价办法,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继续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各项措施,强化边远、贫困和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免疫规划工作。继续实施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和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在做好儿童乙肝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的基础上,对部分省份15岁以下少年儿童开展乙肝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
进一步做好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切实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针对疫情严重地区、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以及流动人口等重点环节,积极开展防治工作,启动新一轮综合防治示范区,提高抗病毒治疗等工作的可及性和规范化程度,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防治工作。加强耐药结核病防治,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切实保证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实施质量。制订《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纲要(2009-2015年)》,进一步落实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防治策略。继续加强对霍乱、流感、狂犬病、布病、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管理和督导检查。开展县级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考核评估,做好消除碘缺乏病及防治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监测工作。落实麻风病患者救助措施,宣传麻风病防治政策和知识,消除歧视和偏见。加强重点地区疟疾防治技术培训、指导和督导检查,确保各项疟疾防治措施得到落实。落实包虫病免费救治政策,做好寄生虫病防治示范区工作。
加快推进农村改厕和农村饮水卫生安全工程建设,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继续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区)、卫生村镇活动,推进建设健康城市(区、镇)试点工作,积极防治病媒生物,进一步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广泛深入开展。积极促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做好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口腔疾病等慢性疾病的综合防控工作。促进心理卫生服务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职业病防治机构绩效考核,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能力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
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建立妇幼卫生评价体系,规范妇幼保健服务。普遍推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切实提高住院分娩率,继续做好“降消”项目,提高农村孕产妇保健服务水平,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大力推动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落实婚(孕)前保健、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三级干预措施,开展爱婴行动,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加强妇女常见疾病防治,重点做好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完善妇幼卫生监测网络直报和人群出生缺陷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