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孙燕院士访谈:在循证医学时代倡导个体化治疗
www.yongyao.net  2009-3-13 16:07:46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进入21世纪,人类步入循证医学时代。著名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tt教授将循证医学定义为“谨慎、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意愿,将这三者完美结合,做出治疗决策。”但是面对每个肿瘤患者,如何很好地处理共性(循证)与个性(个体化)的关系,仍然是临床医生关注的永恒话题。在“结直肠个体化治疗中国论坛”上,孙燕院士就此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医师报》: 您怎么看待循证医学和个体化医学两者之间的关系?

孙燕院士:由于肿瘤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临床医生在面对肿瘤患者时常有许多困惑。随着科学的进步,各种新药和新的治疗手段层出不穷,但是很难确定这些新药和治疗方法的实际效果,因此循证医学旨在给临床医生提供一个目前为止最为合理的选择证据。个体化治疗要求临床医生在确切了解患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治疗,而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必须以循证医学为前提。可以说,循证医学和个体化治疗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医师报》:您认为靶向治疗是一种个体化治疗吗?

孙燕院士:靶向治疗在20世纪90年代问世,我常说,靶向治疗在肿瘤学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近十余年来,经过全球肿瘤研究者的努力,包括中国肿瘤医生在内,靶向治疗药物越来越多。

对于中国医生来说,个体化治疗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医“同病异治”的观点就是强调个体化治疗,而现在的靶向药物也是基于患者基因类型而研制的药物。可以说,靶向治疗也是一种个体化治疗。今天论坛中所谈到的“Kras基因检测”就是要筛选出抗EGFR靶向药物治疗有效的大肠癌患者,实现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从而达到良好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医师报》:如您所言,肿瘤的治疗非常复杂,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又逐年上升,那么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地位如何?

孙燕院士:的确,癌症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根据WHO报告,目前全球每年新发生的癌症病人超过1000万,因癌症死亡的人数超过700万,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2%,在发达国家占21%,在发展中国家占9%。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改善,预计到2020年每年新发生的病人将达1500万,如果各国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全球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将达到1000万,在发展中国家癌症总人数将增加73%,在发达国家增幅为29%。卫生部公布的2006年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统计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中国人的首位死亡原因。

在肿瘤的治疗领域,目前我们强调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具体而言,第一强调循证医学,第二强调诊疗的规范化,第三强调治疗的个体化。这三者是非常重要的。我从事肿瘤内科学研究已有60年,从上世纪50年代以手术治疗为主,之后是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直到今天的靶向治疗,这是医学的进步之路,也是患者的希望之路。现在,无论是靶向治疗结合放化疗,还是靶向治疗药物之间的联合应用,其目的都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如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可以应用靶向药物联合传统化疗方案的新辅助治疗以提高肝转移灶的切除率。

《医师报》:在刚刚结束的2009年ASCO胃肠道肿瘤研讨会上,国内学者发表了一项关于靶向药物联合传统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胃癌的研究,您如何评价我国学者在靶向药物治疗领域的工作?

孙燕院士: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国内外交流日益密切。对于靶向药物,国内学者已开始参与许多国际多中心研究,有了中国自己的资料,我们就有了发言权,因为有些靶向药物对中国人或亚洲人有所“偏爱”的。

我们的CSCO与美国的ASCO、欧洲的ESMO等学术组织以及全球的医学界联系起来,一起开展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一句话,我们要更多地融入国际医学中心。

来源:医师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