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重视消费者投诉
从赵连海处,记者得到了卫生部提供给他的题为《关于“三鹿奶粉事件”相关信访问题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落款为2月23日“卫生部人民群众信访回复单”。函中称,“质检局正在对多美滋产品安全作进一步的调查核实”。
《答复》称,“我部已发专函请质检总局调查处理多美滋奶粉涉嫌致肾结石问题。”另据质检总局通报,从去年9月14日起,上海市已向多美滋公司派出驻厂监督员进行现场监督。目前,质检总局正组织上海市有关部门对多美滋公司产品的质量安全做进一步调查核实。
《答复》称,“鉴于婴幼儿患肾结石的临床发病机理较复杂,我部已经组织专家对食用多美滋奶粉的患儿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从配方成分、原料使用、婴儿喂养方式等多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争取采集到多美滋奶粉患儿结石样本进行检测分析,有关进展情况将向患儿家长反馈。”
“如果做流行病学调查和样本检测分析,我们希望也能来我省做。这样,我们这些患儿家长才能心里踏实。”患儿家长赵女士说。公盟研究院律师林峥也对卫生部这一承诺寄予厚望:“如果调研出奶粉存在其他问题,将有利于法律程序的启动。”
专家观点:没有三聚氰胺奶粉或可导致结石
无三聚氰胺的奶粉与结石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兼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向记者列举了除了三聚氰胺外三种可致婴儿肾结石的情况。一是,“高渗透压”现象,奶粉中的蛋白与钙,如果偏高,当碰到天气很热,小孩喝水又少,甚至体重偏低的情况时,将出现高渗透压,磷酸钙就沉积到了肾脏,导致结石;二是,奶粉配料中的乳清粉如果质量较差和盐分较高,也会产生结石;三是,奶粉中残留抗生素,比如绿霉素,就会与奶粉进行化学反应,而产生结石。
河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张祥生告诉记者,产生结石的原因不唯三聚氰氨一种,尿酸、胱氨酸、磷酸钙、磷酸镁胺、草酸等等,多了,或尿路畸形的人喝水少了,都能导致肾结石。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学院主任何计国指出,的确并非唯三聚氰氨才能导致肾结石。只要在体内代谢可以和钙结合的物质,碰到钙了,就会产生结石。这样的物质很多,甚至吃维C多了都有可能患结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胡晓松教授认为,婴幼儿的食物来源非常复杂,孩子的体质也非常复杂,结石的成因也非常复杂。要找到真正的原因,就要全面分析婴幼儿的食谱,比如说食用的米粉、肉泥、菜泥以及各种营养强化剂等。
除三聚氰胺外,可致婴儿肾结石的原因,为什么很难在短期内确定?郑大一附院小儿外科主任范应中教授认为,这是因为研究单位在三聚氰胺可致婴儿肾结石方面有很成熟的研究成果,但奶粉的其他成分是否可致婴儿肾结石方面,研究很少甚至没有。
由于对原奶粉失去信任,许多患儿家长都立即换其他品牌的奶粉或干脆不喂奶粉,这样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没有影响呢?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刘清沁指出,千万不可随意立即换奶粉,除非国家明确指出某奶粉有毒,像三鹿奶粉。因为马上换奶粉易导致婴幼儿出现胃肠道、皮肤等过敏性反应,尤其不足半岁的婴儿。换奶粉应慢慢来,让孩子逐渐适应。换奶粉时,应本着先少后多、直到全换的原则。比如新旧比例先是1:4再到1:3再到1:2,依此类推。
刘主任着重指出,有些新妈妈说自己没奶,其实是没做努力,母亲只要愿意让孩子吃奶,并且没有不宜喂奶的医学指征,催奶并不是大的问题。她不赞成喂奶粉,提倡喂母乳。
对于不喂配方奶粉应喂什么的问题,刘主任指出,如果不喂母乳又不喂配方奶粉,孩子的营养会受影响。作为权宜之计,可喂全脂奶粉、牛奶、羊奶、炼乳和豆粉、豆浆、藕粉、米油、面糊等代乳品。孩子半岁后,就不能纯喂奶了,应逐渐增加辅食;9个月后,晚上就不必喂奶了;到一岁后,就可断奶。更详细的喂法,她建议大家参看去年4月中国营养学会推出的新版《0至6岁儿童膳食指南》。
来源:大河健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