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即将出台的医改新政,将医院门诊药房从医院剥离,由零售药店托管,是否能从根本上改变药价虚高现象,让百姓从中受益?业内人士和市民对此观点不一。业内人士认为:门诊药房改制只是抓住了一个小环节,而患者担忧的药品回扣、商业贿赂问题,单靠管住医院药房解决不了,只有政府改革定价机制,并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通过正当渠道提高医生收入,逐步提高职业道德,才能真正管住医生的“笔头”,真正消灭药价虚高。百姓则认为:究竟能不能控制住,更多的是期待。
公立医院 希望治标更能治本
门诊药房变成零售药店,公立医院会欢迎吗?在采访中,一些医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新医改方案还没有最终敲定,多以“未看到详细条文,无从评价”等说辞采取了回避态度。一家医院的有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含蓄地说:“门诊药房托管也好,改成零售药店也好,我认为出发点与实行药品零差价、收支两条线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平抑药价,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通过门诊药房改制,是否就能完全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这还不好说。”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认为,门诊药房其实不过是以药养医链条上的一个小环节罢了,作为医疗机构,其实并非只有门诊药房这一个环节与卖药有关。某种程度上,门诊药房甚至根本算不上是医院药品销售的最大窗口。相比门诊药房,医院科室的诊疗用药,住院及手术患者的用药,才是医院药品销售的真正大头。
省城另一家医院的医生也赞同这一观点,“门诊药房改制,对医院的影响应该不会特别大,因为现在很多患者就喜欢在医院开药,再到外面药店买药,只要是能在药店买到的药,大多数患者都会去药店买。”
门诊药房改制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还有待观望。一家医院的院长说,医院在药品上的利润最多只有15%,其实更多的利润是在中间的流通环节,门诊药房改制只是抓住了一个小环节。怎样减少流通环节上的层层加价,才是问题的关键。
药品经销商 不想“羊毛出在羊身上”
对于零售药店托管门诊药房的提法,多家零售药店的负责人表示,一旦这项规定实际操作起来,承担托管任务的药店可能与医院达成某种管理协议,同时,由此产生的租赁、管理等费用可能还会转嫁到患者身上。
“如果新政策真的能让药房和医院脱钩,对我们来说有竞争,是件好事。”西宁市一家连锁药房的负责人满怀期待,他说,如果医药能分开,专业的药品经营者更有能力给患者提供更好、更多的服务,公立医院也可以将精力集中在诊疗技术等方面。但他表示,由零售药店托管医院门诊药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托管药店符合哪些要求才能参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考虑到一些手术及特殊治疗需要的药品,参与托管的零售药房不可能独立于医院之外,也许需要占用医院的房子,由此产生的租赁和管理等费用怎样解决。如果政府没有相应补贴,那药价上涨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有政府补贴,也需要将符合要求的零售药店纳入医保体系,才能实现医药市场的公平竞争。”
百姓呼声 最关心药价和质量
呼声一:药品质量怎样保证?
市民冯先生表示:“如果把门诊药房改为零售药房,一定要有配套措施。门诊药房改成零售药房后,门诊药房作为医院的一块大蛋糕,一刀切走后,医院的处境可能很尴尬,这也意味着即使把门诊药房改为零售药店,也将会有其他的以药养医之法。另外,如果切断了医院通过药品销售获取收入的渠道,医生可能会消极对待药方开具,药可能少开了,但治疗效果却被耽误了。再说,门诊药房改成零售药店后,藕断丝会连着,谁保证这其中没有潜规则呢?如果医生暗示或指定到哪一家药店买药,这条利益链就更加隐蔽了。”
市民章女士说,这种做法虽然使患者选择面扩大了,但相应的质量控制难度也增加了。以往只有门诊药房一个通道时,一旦出现问题,患者可以直接找医院。而零售药店通常只提供药品销售,出现问题可以将责任推卸到企业身上或是说患者服用不当,或是说医生开具药方本身有问题,这将让受害患者陷入三角债的层层谜团中,难以获得维权保障。
呼声二:会不会滋生新的利益链?
“门诊药房从医院体系中完全剥离之后,无疑是掐断了医生通过开处方来获取药品回扣这条黑色链条。”一位已退休的老医生说。但他对零售药店托管医院门诊药房后,如何保证药品质量和药品价格持怀疑态度。“仅仅把门诊药房改为零售药店,我想并不能影响医院的治疗用药,更不会触动住院及手术用药的销售神经。既然住院和手术用药还得由医生决定,那么,这中间的医药回扣该怎样解决,还需要相关部门出台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
市民聂先生认为,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现象固然和利益分不开,但如果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不足,公立医院需要自筹经费,自担成本,以药养医还是不能从源头上得到根本的杜绝。假如新医改方案中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转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的话,就算是剥离了门诊药房,养医的费用也会通过各种变通的形式转嫁到患者的头上,还会产生新的黑色利益链条。
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