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中心城区,有一道别致的风景线:背着医疗包、骑着电动车的家庭医生穿梭于大街小巷,他们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做“健康保姆”。如今,家庭医生制度已经在这座城市基本建立。经过几年的“形象塑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气”明显旺了许多。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是中国医疗格局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中,由于职能定位不明、经费投入不足、人员配备不齐等因素制约,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仍有改进空间。刚刚推出的新医改方案,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配合地方的协同措施,制约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诸多难题有望得到解决。
社区卫生服务亟待消除“信任危机”
家住武汉市武昌区的魏汉英老人说,自从社区医生给自己的女儿用错药之后,就很少去社区医院了。调查显示,仅有22.5%的患者愿意去社区医院就诊;卫生部门的资料也表明,三级医院65%的门诊病人和77%的住院病人本是可以分流到社区卫生机构的。
“我们在上门建立健康档案时,很多居民不愿透露自己的信息,如身份证号码、相关病史等,主要还是因为对社区卫生服务政策不熟悉,对社区医生不放心。”武汉市中山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周越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感受到了明显的“信任危机”。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也反映,在上门服务时经常吃“闭门羹”。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托于社区,凭借其便捷、实惠的优势,本应成为社区居民就医的“首选”。然而,由于对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怀疑”和对大医院、专家门诊的“迷信”,许多居民有个头疼脑热就舍近求远往大医院跑,结果导致大型医院人满为患,而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却门庭冷落。也正因如此,大医院高昂的医疗费用和有限的医疗资源成为“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根源之一,由此产生的“过度诊断”、“小病大治”等问题更使医患矛盾频发。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新医改方案的最大亮点。一些专家表示,公共产品必须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接受。而医患之间信任的建立,是以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基础的,也是双方真诚沟通和长期交流的结果。此外,建立严格有效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也是社区医疗机构获取居民信任的关键。
为得到居民的充分信任,武汉市卫生部门近年来陆续推出一系列举措:2005年起,投资4.3亿元,按统一标准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设施,着力打造“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2006年6月,二七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全市第一个家庭医生试点单位,2009年将实现家庭医生社区覆盖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