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北京市2009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的重要实事》,按照市领导指示精神,近期,北京市各区县药品监管分局会同卫生、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全面开展了“黑诊所”、“黑药店”专项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多部门积极联动。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公安局、工商局、城管综合执法局等五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共同下发《关于依法取缔黑诊所黑药店违法行医售药行为的通知》,各区县成立联合治理机构,针对各辖区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并成立“打黑办”,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在辖区内组织开展联合执法。
二、查处力度不断加大。各区县借鉴奥运经验,对辖区“黑诊所”、“黑药店”进行拉网式清理,采取“分片负责制”,组成巡查小组,明确小组监管地域。截止2009年4月底,五部门联合执法出动人数8095人次,平均检查覆盖率72.26%。全市共取缔“黑诊所”、“黑药店”、成人保健店违法经营药品行为541家。在已取缔和查处的场所张贴《违法经营使用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行为告知书》606份,在易发生违法行为的场所张贴《不得违法经营药品的告知书》781份,起到了警示经营者、提示公众的作用。对重点医院周边收售药械、发放药品小广告等违法行为进行连续“多轮次”清理,并取得较好收效。
三、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各区县药监分局边取缔,边治理,在工作中探索有效治理措施:落实乡镇、街道政府责任,将“黑诊所”、“黑药店”专项治理工作纳入年终考核,依靠群众力量,发挥居委会、群众“药品三级监督网”作用,对重点地域实施盯守和巡查。海淀分局成立联合巡查大队,实施专业人员与外聘协管员捆绑式检查;着手设立便民药点,借鉴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经验,对外来人口聚集地等确实存在缺医少药的薄弱区域,联系大型连锁药品经营企业设立便民药点,提供安全价廉药品,缓解特定人群用药难问题,通过正规药点净化周边用药环境。顺义、朝阳分局与区县综治办、流动人口管理办协调,加强出租房屋管理,从根源上铲除“黑诊所”、“黑药店”违法场所。西城等中心城区以整治医疗机构周边环境为重点,与医疗机构签订责任书,医院组织保安人员实施门前“三包”责任管理,在医院门口显著位置张贴警示公告等。
四、宣传覆盖面逐步加大。18个区县同时在本辖区内药品违法行为高发地段举办全市统一的现场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近8万份,接待咨询2万人次;在多家媒体跟踪曝光肿瘤医院周边发放小广告、兜售药品,以及丰台地区现场查处“黑诊所”、“黑药店”等重大或典型案件,在黄金时段连续一个月播出“依法取缔‘黑诊所’、‘黑药店’,全社会共同抵制无证售药违法行为”公益广告;组织稽查一线人员接受搜狐等门户网站的专题访谈;一些分局在街道等地段张贴宣传横幅。通过大力宣传,群众对“黑诊所”、“黑药店”问题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不断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不断增强。
来源:药监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