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30岁男性农民,腹痛、腹泻半个月,大便4-8次/天,便量多,为暗红色,有腥臭味,肉眼可见血液及粘液,患者无发热,左下腹隐痛,大便镜检:WBC10-15个/HP,RBC满视野,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痢疾
B.肠伤寒合并肠出血
C.阿米巴痢疾
D.溃疡性结肠炎
E.血吸虫病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C。
典型的伤寒和菌痢都应有发热,中重溃疡性结肠炎也应有发热。急性血吸虫病多有发热,慢性血吸虫病以腹痛、腹泻为主,偶尔带血。阿米巴痢疾普通型无发热,其临床表现和题干所述也基本符合。
1、阿米巴痢疾是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也是引起腹泻的一种常见原因。本病多发生在夏秋季。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有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式。慢性病人、恢复期病人以及无症状带包囊者不断排泄包囊,是本病的传染源。
阿米巴痢疾临床表现多样,与感染的数量、感染部位和机体抵抗力有关。急性阿米巴痢疾(普通型):起病稍缓、腹痛、腹泻、大便量中等,带血和粘液,色暗红如果酱样、有腥臭味,右下腹部可有压痛。暴发型阿米巴痢疾:起病急,中毒症状明显、高热、腹痛、腹泻,大便每日数十次,甚至失禁,大便为水样或血水样便,奇臭,可有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慢性阿米巴痢疾:常为急性型的持续,病程超过数月,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无症状排包囊型(亦称原虫携带状态):无症状,大便检查可见溶组织阿米巴包囊。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不但需具备该病的临床表现,还需具备粪便检查阳性结果,急性及暴发型粪便涂片检查可见大量红细胞。少量白细胞和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慢性型可查到滋养体和包囊,排包囊者可查到阿米巴包囊。起病缓慢,全身症状较轻,而以腹痛、腹泻为主。腹痛多在右下腹。
2、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一,多呈慢性反复发作。结肠镜下可见粘膜呈细颗粒状,弥漫性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模糊,质脆,出血,可附有脓性分泌物,可见弥漫性糜烂和多发性浅表溃疡。慢性病变可见假息肉和桥状粘膜,结肠往往消失。
【传染病学】男性,21岁,下水道工人,因发热,全身酸痛,乏力5天于8月2日入院,查体:结膜充血,皮肤有出血疹,腹股沟淋巴结蚕豆大,伴有压痛,腓肠肌压痛(+),血象WBC l3.2×109/L,N80%,l20%,钩端螺旋体凝集溶解试验阳性(1:400),应首选下列何种药物
A.青霉素每次40万u肌肉注射,每天120万U~160万U
B.青霉素每次80万U肌肉注射,每天240万U~320万U
C.青霉素每次80万u加链霉素0.5g肌注,每天2次
D.复方新诺明lg,每天分2次口服
E.螺旋霉素0.2g,每天4次口服
答案及解析:本题答案为A。
钩端螺旋体病对于青霉素极度敏感,然而大剂量青霉素能使绝大多数的钩端螺旋体在短时间内杀死,造成菌体内毒素的大量释放,引起赫氏反应,表现为严重的全身不适, 寒颤、高热、 咽痛、胁痛、心跳加速,同时有病变加剧现象,可危及生命。因而青霉素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应从小剂量开始。
新版教材中有如下描述:青霉素是治疗钩体病首选药物。常用剂量为40万U,每6-8小时肌内注射1次,疗程7天或至退热后3天。亦有主张以小剂量肌内注射开始,首剂5万U,4小时后10万U,渐过渡到每次40万U.或者在应用青霉素的同时静脉滴注氢化考的松200mg,以避免赫氏反应。
其它尚可选庆大霉素和四环素。。
【传染病学】典型流脑脑膜炎期,脑脊液改变的特点是什么
A.外观呈黄白色脓样
B.细胞数常达数千/mm3,分类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各半
C.蛋白质中度升高
D.糖正常或略低
E.脑脊液沉淀涂片检菌阳性率比培养高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季节多为冬春季,儿童多见,当地有本病发生及流行。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有败血症、脑实质损害,而有感染性休克、循环衰竭、神志障碍、惊厥及呼吸衰弱。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脑脊液检查检查颅压升高及化脓性改变。细菌学检查阳性即可诊断。
教材中有如下描述:(涂片)在皮肤瘀点处刺破,挤出少量组织液做涂片及染色,细菌阳性率约为60%-80%.在给予抗生素治疗早期也可获得一定的阳性结果。此法简便易行,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取脑脊液离心沉淀后做涂片染色,有脑膜炎症状患者检测阳性率50%,而无脑膜炎症状患者检测率小于25%.(本题依此选E。)
脑脊液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可见脑脊液压力升高,外观混浊,白细胞数明显升高达1000×106/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蛋白质含量增高,糖及氯化物明显减低。但发病开始1-2天败血症休克型患者,脑脊液检查除颅压可增高外,其他检查均可无明显改变。如临床上表现为脑膜炎,而病程早期脑脊液检查正常,则应于12-24小时后,再检查脑脊液,以免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