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学术科研 > 正文
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及预后
www.yongyao.net  2009-7-13 10:00:10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重症病例的诊断

手足口病病程多呈自限性,一般不需用抗生素,预后较好,但是近期国内部分地区出现的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治疗困难,预后差,需早期诊断及治疗。

2008 年《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更是明确规定了重症病例的诊断标准为:①有手足口病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②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重症病例的治疗

轻症病例以门诊对症治疗为主。重症病例应收住院,重点救治,采取综合性治疗的方法,根据受累系统不同,处理原则有所差别。

神经系统受累    部分病人可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而以神经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可以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如头痛、呕吐、精神差、易激惹、嗜睡、肢体无力、共济失调、肌阵挛、抽搐或急性弛缓性麻痹等。治疗原则如下:①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安定、鲁米那钠、水合氯醛等)。控制颅内高压:给予甘露醇每次0.5~1.0 g/kg 体重,每4~8 小时1次,20~30 分钟静滴,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必要时加用速尿。在维持正常循环的情况下,适当限制液体。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总量2 g/kg 体重,分2~4 天给予。糖皮质激素:参考剂量为甲基强地松龙1~2 mg/ (kg·d), 氢化可的松3 ~5 mg/(kg·d),地塞米松0.2~0.5 mg/(kg·d),分1~2 次。②病因治疗:利巴韦林10~15 mg/(kg·d),更昔洛韦10 mg/(kg·d),近年来有研究显示[1]更昔洛韦对于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③其他治疗:可予营养神经治疗,如维生素B12、维生素B1 等。④治疗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随时评估病情,注意严重并发症。

心肺衰竭患者的处理    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病人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发绀、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快、呕吐咖啡样物、吐泡沫样痰、出现肺部啰音、一过性高血压继之低血压、高血糖、频繁的肌阵挛、抽动和意识障碍加重等,应注意心肌炎,肺水肿及心肺衰竭的发生。一旦发现,积极处理,原则如下:①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氧气吸入。②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心肺、血压和氧饱和度监测。③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呼吸机初调参数: 吸入氧浓度80% ~100% ,PIP 25 ~30 cmH2O, PEEP 4 ~8 cmH2O,I ∶E=1 ∶1.2 ~1.5, 频率20 ~40 次/min,潮气量8 ml/kg 左右。并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维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④在维持正常循环的情况下,适当限制液体。⑤头抬高15°,保持中立位,插胃管、导尿管,禁止压迫膀胱排尿。⑥药物:a.积极对症治疗:甘露醇和速尿交替应用,可用退热药或亚冬眠疗法,烦躁时给予镇静药物如10%水合氯醛等。b.血管活性药物:根据血压、循环的变化,可选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负荷量25~75μg/kg,5~10 分钟缓慢静注,以后每分钟0.25~1.0μg/kg 维持)、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根据病情调整用量。c.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给予大剂量甲基强地松龙冲击疗法。d.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e.果糖二磷酸钠70~160 mg/(kg·d),静滴,或里尔统(0.5~1 g/d),静注。f.抑制胃酸分泌:可应用法莫替丁4 mg/(kg·次),2次/d、西咪替丁、洛赛克等。g.监测血糖变化,必要时可皮下或静脉注射胰岛素。h.有效抗生素防治肺部感染。i.做好各种对症处理,保护各脏器功能,注意密切监测,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j.其他:此外有文献报道在心肌炎患者中使用干扰素-β,有助于清除病毒并改善心功能。

重症病例的预后

死亡率与心肌炎,神经系统损害及严重的新生儿感染关系密切。国外最近研究表明[2],如果发病早期即表现为肺水肿或低血压,则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且预后差。

参考文献

1 刘培辉,杨跃萍,邹新英.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29 例疗效观察.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7,7:1144.
      2 Tsou YA,Cheng YK,Chung HK,et al.Upperaerodigestive tract sequelae in severeenterovirus 71 infection:Predictors and outcom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Otorhinolaryngology,2008,72:41-47.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作者:石秀玉 孙若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