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同是感染乙肝,但治疗结果却大相径庭,这一困扰医学界多年的问号,已被中国科学家部分成功解答。日前,复旦大学免疫生物学研究所的专家,在全球首次揭示了乙肝病毒感染新机制,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肝脏病学杂志》。业内专家认为,新发现将助推乙肝药物筛选等一系列临床研究。
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1.3亿人,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乙肝病毒感染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令人惊奇的是,乙肝病毒感染者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发展趋势:部分感染者经过短暂感染过程后,会自发性地痊愈;部分患者却持续携带病毒,还有25%的携带者会发展成慢性乙肝、肝硬化甚至肝癌。近年来,全球众多科学家针对乙肝病毒这一“奇怪行为”开展研究,却始终找不到原因所在。
四年多前,由复旦大学免疫生物学研究所熊思东教授领衔的团队,着手寻找乙肝病毒感染的机制。他们首先将目光聚焦在一个著名的分子TRIM5α上。熊思东介绍说,这一分子对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起到关键作用,乙肝病毒与艾滋病毒虽不属同一类病毒,但两者复制的行为十分相像。凭着直觉,研究团队花了一年多时间,历经无数次试验研究TRIM5α,可结果却颇令人扫兴:这个分子与乙肝病毒复制毫无关系。
专家们并没有因此灰心:TRIM分子的“家族”中还有七十余个“兄弟分子”,这其中会不会有对乙肝病毒产生作用的分子?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研究团队将七十余个分子挨个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锁定了TRIM22分子!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来说,一旦体内的TRIM22分子被迅速激发,携带者便可诱发相应免疫应答,抑制病毒复制,清除体内的乙肝病毒。这个分子,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控制乙肝病毒“开关”的作用。
找到了“开关”,将为乙肝临床治疗与研究带来重大改变。专家解释,新发现的分子可能发展为乙肝病毒感染者临床预后、疾病进程重要监测指标,以此协助医生制订治疗方案。医学界向来认为,抗病毒药物对乙肝病毒最有效;新发现却揭示了激活TRIM22分子可抑制病毒复制,这将推动乙肝治疗领域中免疫调节类药物的筛选。此外,有不少中药证实对抑制乙肝病毒有效,却苦于缺乏理论依据,新发现很可能揭示中医药在乙肝领域的作用机理。
TRIM22分子的“亮相”不过是第一步。接下来,熊思东与他的研究团队将对其在乙肝病毒感染中的具体作用进行详细研究,力求找到更多激活TRIM22分子的秘密,为数以亿计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带来痊愈希望。
来源:用药安全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