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五种常见的购药消费警示,郑重提醒广大消费者:防范陷阱,理性购药。
陷阱一:讲座陷阱
有些商家为谋取非法利益,在居民区、宾馆、酒店等场所开展所谓的“健康讲座”、“免费义诊”、“免费体验”等活动推销所谓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以“无效退款”、“多买多送”、“送货上门”为诱饵,欺骗消费者。
防范措施:
广大市民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不要轻易参加所谓的“义诊”、“讲座”、“免费体验”等活动,不要轻信在活动中商家所做的虚假宣传,不要从不具法定资格的个人手中购买药品。
陷阱二:网购陷阱
目前,全国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可从事互联网药品交易的合法网站一共有22家,其中10家网站可以通过网络向个体消费者提供非处方药品。但是一些不具备资格的网站非法销售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情况比较多,还有的甚至直接在网上销售假药、假医疗器械。
防范措施:
不要轻易从所谓的药品和医疗器械销售网站上购买产品。
陷阱三:广告陷阱
近年来,一些非法厂商在各类媒体上大量发布虚假广告,其主要特点有,危言耸听、模糊概念、虚假承诺和明星现身说法。
防范措施:
作为生活常识,群众要掌握和了解药品和保健食品之间本质的区别。保健食品是指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不能以治疗为目的;而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如果患病,要在执业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地服用药品、使用医疗器械进行治疗。
陷阱四:邮寄陷阱
一些非法厂商通过电视、电话购物方式非法售卖药品和医疗器械,通过邮寄或者快递公司直接送货至购买人家中,宣称“货到付款”,购买“零风险”。
防范措施:
不要轻信看不见摸不着的药品广告宣传而邮购药品和医疗器械。
陷阱五:温情陷阱
近年来,非法药品和医疗器械进行推销时,经常打的是“温情牌”。姑娘、小伙亲热地喊道“干爸”、“干妈”,经常和老年人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让一部分晚年寂寞的老人不知不觉就陷入了温情陷阱。
防范措施:
老年人更需要关爱,子女无论再忙也要抽空多关心老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要注意精神上的交流,要时时提醒老人提高警惕,不要到无证、流动的不法商贩处购买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
来源:合肥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