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形势大好也有隐忧
可以说,在经历过一段萎缩期之后,近年来中医儿科的专业特色与优势已为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广大民众和主管部门所重视。中医儿科人也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机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不仅是北京南城少数的一两家中医儿科之一,也是该地区有数的几家儿科门诊。每天早上一开诊,从该区各地赶来的患者便拥进了诊室,甚至还有不少从外地赶来的患儿。该院儿科主任王素梅认为,真正发挥出中医的优势,是中医儿科获得认可的最大原因。
为了深挖中医潜力,东方医院儿科成立了全国名老中医、有“京城小儿王”之称的刘弼臣教授名医工作室,传承其学术经验,发挥其诊疗特色。不仅如此,以王素梅主任为代表的东方医院儿科还对一些西医效果有限的疾病进行了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比如,王素梅近年来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这一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就取得了显著疗效。
北京市中医医院儿科的发展同样越来越火。前年开始爆发的手足口病、去年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该院均接诊了大量的患儿,获得了广大病患的认可。郑军认为,这是该科近年来抓住机遇、苦练“内功”的结果。该科不仅在小儿肺炎、流感、肠胃炎等多发病的治疗上疗效好,还在小儿脑瘫、紫癫、肝胆肾疾病、血液病、免疫病等疑难病的中医治疗方面颇有实践。
不仅如此,针对小儿特点,不少医院还开发了不少易于携带、使用方便的中药口服制剂和贴敷剂,深受患者欢迎,将中医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反复咳嗽喝‘养阴益气合剂’,消化不良喝‘健脾益气合剂’,再配上止咳、促消化的穴位贴剂,保准两三天就好!”现在不少家长对这些制剂都如数家珍。
然而,即使发展形势向好,不少中医儿科的当家人也还有些顾虑。“中医儿科一号难求的局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前中医儿科甚至是整个儿科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数量不足。”郑军指出,以北京为例,只有手指头数得过来的那几家三甲中医医院有儿科门诊,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虽然目前二级以上的西医院都有儿科,各区县也都有妇幼保健院,但总体来说,儿科特别是中医儿科数量不足非常明显。患儿只能“扎堆”到儿童医院、儿研所这样大的儿童医疗机构就诊。
“这样的科室数量、这样的人员数量,也只能是勉强维持一个基本医疗供给,哪里还谈得上什么科研、人才培养啊。”郑军说。另外,阻碍中医儿科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则是重视不够。现在,各级卫生机构对中医儿科的投入都不高,科研项目与经费的支持力度不够,很难推动中医儿科学术快速发展。当前不少中医儿科还面临人才队伍匮乏的问题。“中医儿科没有病房,科研的展开比有病房的科室要难,影响了中医儿科医师的晋升。不少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从事中医儿科工作。”郑军说。
郑军认为,中医儿科在当今的儿科疾病治疗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且这种作用还将越来越重要。因此,对经历了长期萎缩的中医儿科,有关主管部门应在政策、经费、科研等方面多给予倾斜与支持。
- 2010.05.30
- 2007.12.06
- 2007.08.07
- 2008.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