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3月1日起,地处陕北的神木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始推行免费医疗。目前神木全民免费医疗已顺利实施了一年多时间,从最初引起争议到如今得到认同,“神木模式”能否为全国医改提供借鉴,再次引起关注。
群众成最大受益者
神木地处陕北,近年来因丰富的煤炭资源飞速发展,2008年进入全国百强县,2009年神木县地方财政收入突破90亿元。
2009年3月1日,有着40万人口的神木在全县全面实施“免费医疗”。全县住院治疗的病人实行住院报销起付线制度,起付线以下(含起付线)住院医疗费用本人自付,超出部分予以报销。
据统计,神木县去年实施全民免费医疗累计3.71万人次,住院患者报销医疗费占全县总人数的9%。从住院人群看,农(居)民占93.83%。
因为看不起病,72岁的店塔镇农民王号善硬是把胃病拖了五年,直到免费医疗推行他才接受了手术。老人感慨地说:“我们农民过去有了病,都害怕去医院,在家里硬扛着。现在再也不用为得病发愁。这可真是个救命的政策。”
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对此深有感触。郭宝成表示,现阶段上学、看病和住房是群众最大的支出。而导致农民贫困或返贫,90%都是因为疾病。2008年神木实施了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免费教育后,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成了最为迫切的任务。
记者了解到,只要是神木户口,职工、农民和干部,不再有身份区别,医疗保障都站到了同一个水平线上。为防止全民免费医疗后出现过度治疗,实施细则规定,在乡镇医院治病,起付线为每人次200元;在县级医院为400元;县境外医院为3000元。每人每年报销上限为30万元。另外,患者每天治疗费用人均不超过400元,一些非医保范围内的特殊医疗和服务仍需自费。对定点医院的管理也有10多项考评标准,违规者淘汰出局。
郭宝成说,经过半年多的调研,神木县出台全民免费医疗实施细则。1年来,神木县财政为免费医疗买单1.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