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张悟本的养生书籍——《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激起了许多人对保健养生的兴趣,当然也勾起了人们对“太阳神”等早期保健产品的回忆。从“太阳神”到“三株口服液”,再到“脑白金”,20余年来,一个个响亮的品牌上演着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兴衰史。
日前,《法治周末》的一篇报道,盘点了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在国内的兴衰发展以及各阶段的广告营销模式。
兴起阶段(80年代~1995年年初)
1988年,一度作为高考学生必备营养品的“太阳神口服液”,让如今许多“80后”的人想起了对那个年代的回忆。从那年起,“太阳神”、“娃哈哈”等品牌掀起国内保健品市场第一轮消费热潮。此后,还涌现出了由原深圳太太集团推出的“太太口服液”,由马俊仁所带领的“马家军”代言的“中华精鳖”。
这一时期,保健品行业的发展特征主要表现在:企业生产规模小、企业数量多,产品低水平重复的特点。整个行业的企业研究、开发、管理、生产水平都很低。
在业内人士看来,20世纪80年代至1995年年初,这一时期保健品行业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保健品的高额利润和相对较低的政策壁垒和技术壁垒。
转折阶段(20世纪末~21世纪初)
正在各地保健品产业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三株口服液”却将自身以及整个保健品行业突然带入了一个低谷。1998年的三株常德命案事件,成为三株集团乃至当时整个中国保健品市场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1996年6月3日,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的退休老船工陈伯顺服食三株口服液后死亡,给三株口服液招惹了官司,并被法院判决败诉。随后,这家年销售额曾高达80亿元、累计上缴利税18亿元、拥有15万名员工的保健帝国全面停产。
对此,卫生法学专家卓小勤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三株集团的一夜倒闭,很鲜明地说明了这一时期的保健品主要是依靠夸张的宣传广告支撑起的,一旦出现偶发事件,整个保健品行业就会走向低谷。
新发展、新繁荣阶段(21世纪初~至今)
“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只送‘脑白金’”,这句早已让亿万观众耳熟能详的广告词,让“脑白金”产品成为这一时期保健品行业的典型代表,也带来了保健品作为礼品进军市场的强劲动力。
曾对保健品行业进行过专门研究的清华大学媒介调研室主任赵曙光这样概括这一时期保健品的广告营销策略,即此时的保健品广告营销,已从早期的面向公众,逐渐重点转向老人、儿童、女性等专门群体。通过利用节日消费等契机,将保健功能与孝顺等社会心理功能关联起来,并对后者的宣传超过了前者的宣传。这既改变了以往的保健品广告营销策略,也带来了国内保健品行业的新春天。
据中国保健协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可统计保健食品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保健用品销售额超过了800亿元。根据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张凤楼的预计,我国保健产业生产总值在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将分别达到9600亿元、24800亿元和57200亿元规模,保健产业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将达到20%。
- 2010.01.29
- 2010.05.24
- 2010.05.27
- 201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