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要求 中医看病不能少了搭脉
此次《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就明确中医望、闻、切诊应当记录神色、形态、语声、气息、舌象、脉象等。
对此,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主任王东旭认为,“现在许多中医师离开了现代检查手段就感觉寸步难行,甚至治疗一个小小的感冒时开完中药后还不忘开点西药以求保险。而中医治病讲治病必求其本、求其因,只有抓住根本的病因病机以对症下药,方可效如蜉鼓,药到病除。”王主任介绍说,中医诊病说到底靠的就是中医四诊,新规范的出台,有利于加强中医从业者的四诊训练,这对一名中医师而言,是基本功,有利于患者享受到更地道的中医诊疗。
名中医说 “流水线”医生难解搭脉玄妙
“不是我不相信年轻的医生,但他们帮你搭脉,我真的担心,他们到底是不是真的懂得脉象?”在某医院中医科采访时,患者王女士告诉记者,中医和武术一样,非常讲究言传身教,没人带教,不下功夫,就凭在大学读几年书,就出来看病,让人怀疑。“所以,我去中医院看病,都去看名老中医。”她说,
相比较能够“流水线”生产的西医院小医生,南京某医院名中医认为,中医也要复制这一模式,想流水线生产出中医医生,则不太现实。“问题的根本在于,中医看病需要言传身教、手把手教,大学读几年书,然后到医院轮转两三年,就能懂搭脉有点难。”他说,光搭脉一项就不是很好学的,能感知脉搏的细微变化背后隐藏的疾病,没有多少年的经验积累,下苦功,是不可能懂的。在这一情况下,很多患者自然会找名老中医,老中医吃香是不难理解的。
市民保健 也可自己先“四诊”
“中医的四诊说难不难,说易不易。但是,有些典型的四诊常识,市民们不妨了解一些,虽然不能用于自诊,但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参考。”王东旭主任介绍说,比如中医四诊中的望诊中有一种舌诊法,正常人的舌苔是薄厚均匀,干湿适中。在有疾病时则出现苔色和苔质的改变,能反映出病的轻重和病位。如果你的舌体虚浮胖大,或边有齿痕,色淡而嫩的称胖大舌。一般来说,这证明你的脾虚,临床多见于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等病人的舌象。
夏天到了,一些经常吃冷饮或者在空调房久坐的读者朋友会发现自己的舌苔又厚又白,还有点腻腻的感觉。一般来说多由中焦脾胃的阳气不振,以致饮食停滞,或为湿浊痰积。一般由外感寒湿导致的舌苔白腻,为感受寒湿之邪。寒则令色白,湿则主腻苔。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及时到医院看医生了,以免寒气过重诱发疾患,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