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基因检测预测疾病,是不是就不用再做传统体检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余细勇教授认为,“一算定终生”,不如每年做常规体检能及时监控身体状况。他说,基因体检可作参考,但不能作为准确预测。而且,基因是人体最大的奥妙,即使近年基因技术迅速发展,但至今科学界仍没弄明白大部分基因的确切功能,尤其是基因之间的交叉影响。
余细勇说,以前科学界认为人体存在10万多个基因,但目前确定的只有3万多个。人的基因不比动物多,但人的智商却比动物高得多,说明基因之间会相互作用,使人体呈现比动物复杂得多的状况。单单靠检测十多二十个基因根本无法体现人体的整体身体状况。所以,这种基因检测不全面。
人类对80%基因不了解
人类的基因研究尚处刚起步,对80~90%的基因尚不了解,对很多基因功能也只知大概。由于基因研究正在不断发展,以后的新研究很可能会完全推翻之前的结论。
基因易受后天环境因素影响
余细勇介绍,基因只是一份遗传密码,其表达水平并非毫无变化的,如果环境改变,基因所表现的功能也会发生改变。比如先天性心脏病,以前医学界认为是先天遗传疾病,但现代医学发现,所谓“先天性”心脏病,其“后天”致病因素占了40~50%。准妈妈怀孕期的环境因素也会影响胎儿基因的表达,使其心脏结构、瓣膜发生改变,呈现病症。所以“一测定终生”有误导之嫌。
“安全区”不安全
余细勇强调,基因检查不是现代算命,掐指一算永不更改。比如算出高血压倾向就从此不敢做这个,不敢吃那个,生活质量下降还可能惹来其他问题。因为疾病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防得了一未必防得了二。此外,基因检查没发现问题的也非一劳永逸,不注意营养和运动,生活没规律一样会生病。
建议:做了基因检测仍需常规年检
做个系统的全身检查花费不过基因检查的一半,市民抛常规体检而选择这种高端的高科技体检,那么这种高科技体检跟普通的常规体检有什么差别呢?余细勇说,与其一检定终生,不如定时监控身体状况,做好健康年检。
余细勇认为基因运用于大众健康预测为时过早,还会对大众造成误导,并不值得大肆宣扬。而常规体检是经过无数年时间证明能有效反应现实身体状况的。检测身体是否生病,需要的正是对现实的评估。从这个角度讲,即使已经做了"管得时间更长"的基因体检,也还是得做常规健康年检,监控身体变化。
此外,常规体检并非完全没有预测作用。像普通体检做的血脂分析,如果数值超出了正常范围,虽然暂时还不构成疾病,但如果不及时预防、调整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同样可能会发展成为冠心病。
余细勇同样表示,以目前市场的状况,不排除某些机构浑水摸鱼,论技术水平,大医院设备、技术水平都很高,但大医院是受政府指导和管理的,如果医院要增加某个医疗项目,得报批省级、市级行政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再找专家论证,最后还要经过物价局评估才能收费。
- 2009.06.15
- 2009.05.04
- 2010.06.04
- 2009.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