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转换之时是肩周炎的多发期,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或肩关节僵硬。
秋分已过,早晚温差较大,一些时髦女性,不及时更换和添加衣服,有甚者还穿着露背装。特别是晚上,气温下降,冷风吹袭,肩部着凉,易患肩周炎。
肩周炎的前身是肩部肌肉损伤。患者大多是因为年轻时打球用力过猛或摔跤而使肩部肌肉留下疤痕,血管受疤痕压迫,到了一定年龄,特别是50岁左右,随着内分泌和激素变化,血管硬化,从而导致肩部曾受伤的肌肉缺血、水肿,便形成了肩周炎。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肩周炎的发病人群正朝年轻化方向发展,很多经常坐在办公室的上班族,由于长时间对着电脑,保持一动不动的姿势,导致血液循环不畅通,引发肩周炎。
许多肩部疾病的发生,除了年龄、外伤等因素外,与平时工作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也有密切关系。露肩睡觉、手提包过重、习惯背单肩包、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都容易使颈、肩、背的部分肌肉过度痉挛,从而诱发颈肩部酸痛,甚至肩周炎。
走出治疗肩周炎的五大误区
依赖止痛药:有统计发现,在曾发生过急性肩痛的被访者中,多数人选择自己贴药膏、用跌打酒,或者随意服用止痛药。殊不知,止痛药或膏药只起到局部暂时缓解或控制疼痛的作用,引起疼痛的根源仍然不能得到适当处理,治标不治本,反而会引发慢性肩痛。
按摩等于治疗:肩痛时,不少人习惯借助按摩来舒缓疼痛。专业的按摩的确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并不能除根。需要提醒的是,不恰当的手法只会弄巧成拙,容易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损伤。
努力锻炼就能治好:运动疗法非常重要,但不是过度锻炼,否则可能人为造成肌肉拉伤,形成新的粘连,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适度锻炼即可。事实上,只有病情较轻的肩周炎可能无须治疗即可自行缓解,然而医生的干预一定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见好就收:许多患者只要疼痛稍有缓解,就会立即停止物理康复治疗或者药物治疗。如果不遵循医嘱,凭感觉行事,病灶处的炎症或损伤可能只恢复了部分,很容易在短期内反复发作。
小毛病犯不着去医院:虽然多数肩关节疾病可以通过各种保守治疗或康复训练来缓解或者治愈,但仍有部分肩部疼痛的患者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治疗。目前治疗方法很多,如做理疗、打封闭等等。
- 2010.05.27
- 2010.05.27
- 2010.08.20
- 2010.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