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睡眠障碍成为“社会病”今天你睡好了吗?
www.yongyao.net  2010-9-13 22:23:54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ting99
分享到:

凌晨还在电脑前为文案赶工,周末又在酒吧里畅饮至深夜,或是索性在KTV和朋友飙歌到天亮……越来越多的夜生活吞噬着人们的睡眠时间时,工作压力和不规律的作息正在让睡眠障碍悄悄潜入。

日前在杭州召开的全国睡眠障碍综合诊治技术新进展研讨会上,专家们对日益普遍的睡眠障碍感到担忧。社会运转速度日益加快,睡眠障碍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还会给社会带来负担。

睡眠障碍多发 白领是主力军

伏在电脑前赶工几小时,外企员工黄欣终于在夜里1点多完成了策划案。好不容易能睡觉了,却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满脑子都是策划案的内容,一闭上眼睛,数据和案例就在眼前打转”。

工作日需要打卡上班,一到放假,杨力杰就关掉闹钟、手机享受“无干扰长觉”,一觉睡到午饭时间是常有的事。渐渐地,杨力杰发现每到周日晚上都要躺一两个小时才能入睡,第二天上班也昏昏沉沉,甚至接下来好几天都总觉得“没睡够”。

来自北京、广州、杭州等地的专家在日前举办的研讨会上纷纷表示,工作压力、生活不规律等造成的白领睡眠障碍已经越来越常见。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贾福军每天接诊的睡眠障碍者中,至少一半是白领。

此外,从性别、年龄等方面划分,女性、老年人、精神障碍患者、哮喘患者以及轮班工人往往是传统意义上的睡眠障碍高风险人群。根据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分会的调查结果,我国有42.5%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症状包括入睡困难、早醒等。

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斌说,“睡眠障碍往往会导致人们在白天精神不佳、情绪烦躁、工作容易出错,日益普遍睡眠障碍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病’,给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带来负担”。

避免“失眠-焦虑-失眠”恶性循环

人的一生大约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人的躯体和心理恢复精力的重要过程。不过专家认为,人们对于偶尔的失眠不必过于担忧,否则失眠引发的焦虑只能加重失眠。

据专家介绍,50%的失眠与情绪有关,压力大、心情不好以及因为失眠引发的焦虑都可能成为导致失眠的情绪因素。出现睡眠障碍的人往往容易夸大失眠的后果,如“睡不好就会严重影响工作和身体”,“失眠是因为我的脑内发生了严重生化紊乱”,甚至有人认为“我每天都需要8小时的睡眠”,一到夜晚来临,就为能否睡个好觉而担忧。

事实上,睡眠时间的长短与睡眠质量并没有必然联系,所谓的“最佳睡眠时间”往往因人而异,偶尔的失眠也属于正常现象。“我已经不止一次跟患者强调,很多人的失眠都是一时的,并不可怕,对睡眠的过度关注引发焦虑往往会加重失眠”,贾福军说。

急于改善睡眠状况的人们还容易走入误区。据专家们介绍,睡前高强度运动、喝酒帮助入睡等等都是睡眠障碍者常用的“调节方法”,却往往适得其反。张斌说,运动确实有助于睡眠,但至少应该提前4小时进行,否则人在运动中兴奋起来,反而更难入睡。酒精的辅助下确实容易入睡,但4、5个小时后酒精作用退去往往容易早醒,睡眠质量同样不高。

放宽心 睡好觉

专家们认为,除了疼、哮喘等病理因素之外,睡眠的障碍多数来源于人的内心。出现睡眠障碍不要焦虑,通过心理治疗、行为干预,必要时配合药物控制,都能走出失眠困境。

改善失眠症状首先可以限制失眠者躺在床上的时间。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陈树林说,许多失眠者真正在床上睡着的时间不到85%,甚至有些人每晚卧床8小时,实际只睡着了5小时,越想睡着就越睡不着,“其实只要放轻松,通过时间限制逐渐了解到自己需要睡多久,渐渐地就能形成规律性的睡眠,这种办法在临床上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对于药物治疗,失眠者也要摆正心态,不必“谈药色变”。贾福军说,不少失眠症患者因为害怕安眠药的副作用或是产生药物依赖,不愿意接受药物治疗。而事实上,只要不是滥用药物,药物的副作用比长期失眠对身体的影响要小得多。

专家提醒,治疗睡眠障碍最重要的是要放宽心,不把睡眠看得太重,更不要刻意强制自己入睡,这样才能拥有健康的睡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