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纤维肌肉综合征侵袭着全球1%~3%的人口。中青年为主要发病人群,女性与男性的发病比例为9:1。 9%慢性疼痛患者中,约6成是纤维肌肉综合征,但常容易被误诊为痛风或类风湿关节炎。
病人多因遗传性激素失衡导致发病,有些则是由于跌伤后疼痛难治,逐渐演变成纤维肌肉综合征。此病的主要症状是全身肌肉、关节、韧带甚至神经等疼痛,患者会感到全身无力。由于疼痛难忍,患者晚上难以入眠,因此多数都有失眠症,甚至会出现抑郁状况。
纤维肌肉综合征不容易确诊,医生会通过排除法为病人诊断,也靠诊疗观察积累经验。根据美国风湿学会的观点,患者必须至少有3个月慢性疼痛,且全身有11个“痛点”,基本可列为纤维肌肉综合征。这些“痛点”分布在颈项、手肘、胸骨、背部等部位,如果排除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细菌感染等,基本上可确诊。
临床上,有氧运动、口服药物及认知行为治疗,是改善纤维肌肉综合征的方法。患者可通过早晚服用氨基丁酸受体阻滞剂及抗抑郁药稳定神经线,不让神经线对于疼痛作出“过敏反应”。通过服用以上两类药物,可使患者的神经不那么活跃,晚间睡眠质量可提高,生活质量也会随之提升。
吃止痛药无法改善纤维肌肉综合征病情。
相关新闻
- 2010.08.16
- 2010.07.21
- 2010.07.22
- 2010.08.20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