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学术科研 > 正文
“以菌治菌”研究初见效 益生菌有望替代抗生素
www.yongyao.net  2010-9-25 13:53:17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ting99
分享到:

“随着超级菌团的出现,人类感染到某一天真的可能会无药可救。”在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大坪医院近日举行的全国微生物毒素与创伤感染学术会议暨第八届脓毒症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呼吁,创伤感染防治的当务之急,是研究并推广新的方法以取代抗生素。 

专家们针对创伤感染导致的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提出了使用益生菌“以菌制菌”以及对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进行调理,对菌、毒、炎症进行并治的策略。会上发布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使用中药制剂、中药单体筛选以及新型抗炎短肽,多靶点治疗病原菌感染导致的全身性炎症的研究成果,获得与会专家一致肯定。该研究成果目前正在推广中。

创伤感染防治,一直是国际创伤外科领域的热点问题。“但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从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以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为代表的革兰阴性G-杆菌,逐渐取代了以链球菌、金葡菌为代表的革兰阳性G+球菌,成为创伤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盛志勇介绍,到了70—80年代,创伤感染中无芽胞厌氧菌明显增多,一些新的致病菌和各种霉菌、粘质沙雷氏菌、克雷伯氏菌、产气杆菌、阴沟杆菌及不动杆菌等“非致病菌”又不断出现,同时厌氧菌参与的混合感染和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等感染也日渐增多。1995年以来,以金葡菌为代表的G+球菌卷土重来,感染比例超过了临床感染病例的50%,成为创伤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目前,由耐甲氧西林和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感染以及鲍曼不动杆菌所导致的感染,已构成了严重的临床威胁。”

现在,耐药病菌的产生愈演愈烈,而人类对这些耐药病菌的研究和抑制,却远远跟不上新耐药病菌的产生速度。“所以,对付抗生素耐药性的唯一途径,是研制新的治疗方法,尽量不用抗生素。”盛志勇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