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人类分子遗传学》上报告说,他们成功利用实验鼠进行了视网膜干细胞的移植,移植后的干细胞可以融入新的视网膜环境并生成视锥细胞,相关技术有望用于治疗视网膜退化导致的失明。
研究人员先提取了健康实验鼠的视网膜干细胞,然后将其移植到患有雷伯氏先天性黑内障的实验鼠体内。雷伯氏先天性黑内障是一种遗传性视网膜退化疾病,多发于儿童,患者眼中的感光细胞会病变和死亡,最终导致失明。
据介绍,本次研究中使用的干细胞含有一个名为Crx的基因,它可以指导生成健康的感光细胞。研究人员将这种干细胞移植到患病实验鼠体内后,发现它成功地融入新的视网膜环境,并开始生成视锥细胞。视锥细胞是感光细胞的一种,在眼睛的感光和辨色功能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领导研究的简·索登博士说,新生成的视锥细胞状况非常好,这首次证明了可以在已经成熟的视网膜中植入新细胞。研究人员下一步将评估这些新细胞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改善实验鼠的视力,如果效果显著,将研究这项技术用于人类的可能性。
相关新闻
- 2010.03.23
- 2010.05.22
- 2010.05.31
- 2010.06.01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