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国药控股成功登陆H股后,国内最大医药公司——中国国药集团(下称“国药集团”)已确定将其另一优质资产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下称“中生集团”)推向资本市场。
昨日,国药集团董事长宋志平透露,旗下中生集团及其下属兰州、武汉、长春等六大生物制品所已确定整体上市。
尽管表示资本运作工作尚未最终完成,但宋志平已难掩对这一市场动作的踌躇满志——“中生系”资产上市后,“相信会比国药控股在资本市场掀起更大影响”。
2009年9月,国药集团下属优质商业资产国药控股登陆H股,上市首日市值突破400亿港元,成为国内市值最大医药公司,全球医药分销排名第三。
宋志平昨日透露:“2009年国药控股销售收入达600亿元,今年这个数字将超出1000亿元。”
作为并入国药集团后的“兄弟”公司,原央企序列的中生集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血液制品和疫苗公司。由于经营的疫苗和血液制品属于国家特殊监管药品,中生集团一直牢牢掌控着特别是国内计划免疫疫苗(国家采购、免费接种,又称一类疫苗)的绝对市场。
中生集团在国内免疫规划市场的地位,通过一组数据不难看出——目前我国计划免疫疫苗产品80%由其提供;刚刚结束的全国范围内麻疹强化免疫中,全国2亿人次适龄儿童的疫苗也都由其生产。
对这一优质资产,国药集团其实也早有考虑,在中生集团并入后,作为十大业务板块之一的生物制品板块,成立了国药中生营销中心,负责六大所生物制品的营销,将全国原有的营销网络逐渐归拢。
加之“十二五”规划将生物医药板块列入新兴产业振兴计划,不难预测,中生系的整体上市,将有可能创造国内疫苗的“超级航母”,并将迅速提升国药集团一直弱势的工业制造。
“上周并入国药的央企‘中出服’( 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已经完成了更名‘中国医药[17.80 -1.17%]国际公司’的全部工作,近期将向外公布。”宋志平透露说。
本月18日宣布的这桩央企合并,被多数人认为“很意外”。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原属外经贸部,主要定位为综合性国际经贸,向出国人员提供免税外汇商品及向驻外机构提供生活物资、进出口贸易及代理、中国政府援外一般物资项目、对外劳务合作、国际仓储运输、实业投资等。
对于这样一桩“生意”,宋志平坦言,“中出服在全世界设有办事处,拥有稳定的网络资源”——而这种“走出去”的角色,正是现在不差钱的国药集团欠缺的业务板块。
和中出服同时进行更名的,还有今年5月份并入国药集团的另一央企上海医工院。
本报获悉,上海医工院已确定更名为“中国医药研究总院”,目前已完成工商审批手续,即日即可正式挂牌。
作为曾经央企序列中唯一的医药行业科研院所,目前沪深股市医药板块中30余家上市公司的核心产品来自医工院,研发能力为业界公认。
对上海医工院的这一安排,国药集团显然在弥补自身的短板——截至目前,国药控股八成的利润来自于物流等商业渠道,工业比重始终未有实质性突破。
“之前大家提起国药,印象中就是个卖药的,我们这一轮下来,必须成为产供销和研发的全产业链覆盖最广的医药集团。”宋志平说道。
- 2009.09.18
- 2009.09.09
- 2007.08.01
- 201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