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科学家发现了人类干细胞“百变”的秘密,而且只要启动这个被称为PRDM14的基因,任何普通细胞都有可能“变身”为干细胞,成功率比现有技术高三倍。
拥有多能性(pluripotency)的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能变成人体里200多种细胞中的任何一种,自我“繁殖”能力也强,因此一直被视为各种绝症的希望。不过,由于牵涉道德问题,胚胎干细胞研究一再受阻,科学家只好另觅良方。
科学人员近年就开始钻研“培育”多能性干细胞的可能性,通过“重新编排”(re-programme)改变细胞基因,让普通细胞也具多能性。由19名本地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就花了三年,从2万1000组基因中,找到了干细胞“多能性”的重要钥匙。
这相信是有史至今,最大规模的干细胞基因研究。
负责率领小组的是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属下的新加坡基因组研究院和分子与生物细胞研究院。小组的研究报告,刚于最新一期的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刊登。
参与研究的新加坡基因组研究院高级研究小组组长黄学晖博士受访时指出,要让普通细胞具多能性,需启动的基因有好几组,PRDM14只是其中之一,但它却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小组发现,在改造细胞时如果为细胞“添置”PRDM14基因组,那最终培育出具多能性的细胞,将比平日多出三倍。
此外,他们也发现PRDM14只在人类的干细胞中扮演重要角色,对老鼠干细胞则不重要。这显示了不同物种间干细胞的差异,也再次彰显了以人类细胞进行研究的重要性。
黄博士说:“在此之前,研究员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的基因组合认识很少,多数试验室都专注用老鼠细胞进行研究。但了解人类干细胞其实很重要,如果不了解,我们又怎能研发新的科技。”
不过黄博士坦诚,目前还不清楚这项发现能如何应用于医药治疗。“除了PRDM14,我们目前还在研究很多其他的基因组。当中一些可能对个别病症具重要功能。”
“目前我们很难推算出一个时间表,正如很多重要的治疗,从发现到最终的临床应用是需要时间的。”
虽有人担心,重新编排细胞基因可能会启动不良副作用,但黄博士认为,随着更多关键基因获辨识,重新编排细胞基因的方式也将更完善。
黄博士表示,目前一些常见的干细胞疗法用的都是他人捐赠的干细胞,可是新的研究却能直接用病人本身的细胞“培育”出干细胞,仿佛是为病人“量身”制定,相信会更理想。
接下来,研究小组将继续探讨如何更好地为普通细胞“添置”PRDM14基因,以及如何利用基因学科技“指引”干细胞“变身”成为个别种类的细胞。
- 2010.03.23
- 2010.05.22
- 2010.05.31
- 201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