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广东一药厂被指恶炒三七价格 高价购苗全部焚烧
www.yongyao.net  2010-11-24 9:45:47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责任编辑:tgf
分享到:

药材一天一个价,“药都”安国官员否认“游资炒作”

谁给中药架了一把火?

“涨了,90%的药材都涨价了。”这是记者在河北安国市采访时听到的最多的话。安国市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

“桔梗去年15块钱一公斤,现在已经涨到80块了。生意不好做咯。”一位推着自行车收药的药材商抱怨道。

继绿豆、大蒜、生姜、棉花、白糖等农产品纷纷涨价之后,“小众”的药材市场接过了涨价的接力棒。为了调查此轮药材涨价的背后原因,《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驱车赶往素有“中药材市场晴雨表”之称的安国药市进行调查。

药材“一天一个价”

在药材集市上,记者发现,每辆装运药材的拖拉机前都围着很多买主,但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以前凌晨三四点钟从家出发,运到这早上五点钟,这会儿早就卖光了,现在价格不稳定,不好卖啊。都等到八点了,还没卖出去呢。”一位药农说。在安国市,当地居民大多以种植药材和药材加工为生。

“一天一个价,有时候从原产地运到集市上,价格就跌了,赚不了几个钱。有时,一车药材在原产地两天时间就从一公斤一块五左右涨到两块七,等我们拉到集上之后,又发现跌了两毛多,一公斤赔两毛,一车五千公斤,就赔一千块啊。还没算油钱呢。”药农老孙说,“今年原产地药材减产了,本地的地产药材也减产得厉害,再加上产地那边有好多外地人从农民手里直接收药,几乎是有价就收。导致市场上的价格是一会儿一变。”

安国市药材交易市场公布的数字显示,中药三七去年60多元一公斤,今年4月份竟然涨到了510元一公斤,价格涨幅达750%;而太子参也从今年1、2月份时候的每公斤40元涨到了每公斤三四百元。按照记者从安国药材交易大厅获得的《中药材信息》中的药品价格对照表,除了这两个“代表”,其他品种的药材价格上涨幅度少则三四成,多则两三倍。

“三七是广州一个叫康美的公司炒起来的,当时他们不仅从农户手里大量收购三七,还高价收购三七苗,全部焚烧,所以今年三七的价格涨得才很离谱。”在采访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药商都对记者提到了这个炒作案例。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今年年初的时候,在太子参的原产地——安徽、福建、贵州等地,一场囤积大战也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去年太子参的产地由于减产,价格由20元一公斤涨到了50元一公斤,许多种植户得到了实惠,于是很多外行人就开始大量从农民手里收购太子参,运往甘肃的冷库存起来。”一位药材加工作坊的老板告诉记者,“现在技术先进了,以前人参不好保存,几个月就烂掉了,现在放在冷库里一两年都没关系。”

“太子参的生长周期是两年,今年主产区气候异常:安徽春汛影响太子参出苗;福建低温冻死了很多苗;贵州先是干旱,接着又一直下雨,这些原因导致太子参总产量下降了三成以上。去年产的又都被收走了,供应量一时半会跟不上,价格自然就上来了。”做参类饮片生意多年的陈莉介绍说,“有些老板在原产地收药,是有价就要,有多少要多少。100万元算什么,我见过一个老板一出手就是1亿元。太子参的价格就是这样被炒上去的,可苦了我们这些做饮片加工的了,小本生意,本来就赚不了几个钱,进货还越来越贵。”

安国市市场管理局局长李士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药材原产地和集散地的价格倒挂问题非常严重,原产地价格虚高,造成了今年一种‘产品倒流’现象的发生,不少药材商见到产地价格高,将药材从集散地又运回了原产地,以赚取差价。这扰乱了市场秩序。”
 当地官员否认“炒作抬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