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疗改革中为老百姓健康服务的作用,进一步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中医药继承和创新能力,降低群众就医成本。”昨日,历时两天的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在成都圆满落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就本次大会在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中医临床、中医资源保护和利用、中药创新与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发布,希望从政府层面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和国际交流合作。
本届大会共有来自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韩国、老挝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代表,以及国内29个省市和香港特区组团参会,集中展示了当前中医药政策、资源、科技、医疗、教育、产业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中医药国际教育研讨会上达成的‘中医药国际教育成都共识’,将为中医药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医药教育标准的制定、推广奠定良好基础。”李大宁说,中医药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在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能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他表示,特别是在边远山区和农村,要加强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主要要培养县级中医技术骨干,并以县级中医院为中心形成技术扩散基地,充分发挥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建立培训性网络等几个方面入手,大力推动城市公共卫生资源向农村流动。
对于时下风靡的中医养生热,李大宁首先肯定了中医养生的必要性,认为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但是,现在有的养生图书、节目,成了有计划的包装和炒作,带有很强的商业目的,并没有让老百姓享受到真正有效的健康服务,反而败坏了中医药的声誉和形象,但这不是主流。”李大宁说,必须要将其与养生保健范畴严格区分,加强中医药的科普宣传,告知老百姓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偏方和未经考证的“食疗”方法。同时,将加快研究制定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设置和从业人员的准入条件,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的医学背景、且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中医养生保健完整内涵的中医药科普人才和养生专家。
- 2010.12.31
- 2011.01.05
- 2011.01.05
- 20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