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国内歌舞升平国际面临危机 品牌年代要勇敢走出去
www.yongyao.net  2011-1-19 9:58:54  来源:医药经济报  责任编辑:tgf
分享到:
  

文化发挥"祖传效应"

中医药有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本身就给国外消费者几分神秘的文化色彩和向往,只是在剂型、剂量、疗效、包装等方面有些差异,只要善于引导,国际品牌市场会逐步放大,前景无限。但是,国内医药企业习惯于竞争,忽略了消费者潜意识里品牌的文化升级。如今,很多实力雄厚的民营医药企业纷纷瞄准国际高端品牌,虽然气势恢宏,但同时也面临消化不良、品牌理念不契合、难以对接等诸多问题。于是,许多医药企业正在走多元化道路,中国医药企业的多元化战略必须充分考虑风险系数,在认真了解品牌内涵、分析品牌价值、做好品牌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和延伸,发挥"祖传效应"。
  中国医药品牌是否有国际竞争能力,主要在于品牌经营管理措施是否得当,品牌文化是否真正吸引人、打动人。因为品牌的背后是先进的技术、过硬的标准、可靠的质量、优良的服务、严格的管理,最后上升为品牌文化的引导与影响。这要求企业除了需要保持研发投入、畅通销售渠道、加强品牌经营管理之外,还要花心思和气力做好品牌无缝对接,深层次地挖掘独特的品牌核心价值,注意把握企业的品牌管理与文化机制,才能使不断走向成熟和中高端的中国医药品牌投入到国际市场竞争的大潮当中,在国际一流医药品牌当中占据一席之地。

[考量篇] 别把品牌打成招牌

曾几何时,国内医药企业大打"品牌化"旗帜,但做了这么多年下来,有哪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投放了这么多年广告,赞助了这么多活动,品牌价值几何?目前,国内医药品牌更像是招牌,都是卖差不多的产品,诉求差不多的概念,比的只是谁的渠道能力更强。如何构建品牌力?以下几个关键理念的考量很重要。
 
第一,品牌力建立在产品力基础上。品牌力的基础是产品力,苹果的品牌名声便是基于苹果持续不断的技术体验化创新,宝洁的品牌建立在众多家化产品品牌之上......没有哪个没有产品支持的品牌,也没有空有名声的名头。

中国医药品牌是否具备强悍的产品力?是否在研发、工艺、品质、包装、服务等方面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我们看到的更多是空洞的"品牌主张",看到更多的是毫无理由的自大和满足,看到的是遍地以保健品的做法在做品牌,看到的是用售卖产品的方式在做品牌,看到的是品牌只是销售溢价的一个赤裸裸的手段,看到的品牌都是伪命题。

中国医药品牌什么时候真正重视产品,不再急功近利,品牌才会真正来临。

第二,品牌不等于营销。做品牌是为了什么?当然是营销。但是品牌不等于营销,更不是销售。

现在铺天盖地看到的是以品牌的名义在做产品推销,似乎没有人考虑品牌是拉力而不是推力的问题。更有甚者,将品牌化营销扭曲为借品牌来推销。目前,医药企业的竞争力构建在品牌拉力和渠道推力,但更多的是渠道推力,稍有"品牌意识"的企业能够做到的效果也仅仅为"我用某某牌的放心",将品牌做成了最基础的"信赖"概念,没有深入挖掘其价值。

品牌之于消费者而言,是情感价值的衡量,而不是产品属性的衡量。品牌之于营销是长线的影响,而不是为短暂的销售行为助力。

第三,品牌价值不等于生产规模,而在于影响力。品牌衡量的标准有三: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品牌的价值也在于这三个方面,而不是生产规模和销售量,换言之,品牌价值在于影响力,在于口碑。

其实,中国的老字号反倒最具有品牌号召力。尽管在规模上现代药企已遥遥领先,但中药老字号因其诚信经营、施药救人的行为,口碑世代相传。从知名度、美誉度来讲,老字号已远远居上。如果企业片面强调生产规模、生产车间、生产量、销售额等,反而给自己的品牌价值形成了负面影响。

医药不同于其他产品,与人民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它的品牌建设更应该具有人性化和亲和力。药企品牌建设第一条(或者说天条)就是不作恶,然后才会有后续的价值。当前药企的状态是销售决定一切,这对企业的短期发展有利,对品牌发展没有助力,做的仅仅是招牌而已。

[机会篇] 稳扎稳打做规划

作为一个经济蓬勃发展、国际政治地位逐渐上升的潜力大国,中国制药业应该有更大、更好的未来,但国内企业要走出去确实面临很多客观困难:1.国内化学药物的研发实力非常有限,过去几年真正自行研发的产品还很有限;2.中国的化学药、生物药在国外没有知名度;3.中药由于机理不清、体系与国外不同,在外国人的接受中存在天然障碍;4.国内品牌建设做得不够好,即使有了优秀的产品,也不一定能有效地在短期内获得国外认可。当然,有危就有机,以下机会值得考虑:

1.加强中药的地位。最近几年,国家不断加大对中药的扶持力度,有远见的公司应该不断整合资源,打造有竞争力的品牌,加强广告宣传,通过整体的联动效应,提升中药的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中药厂商也要联合起来,共同走出国门。

2.选择性走出国门。提起国际化,我们总会想到欧美发达国家,其实,国际化是一个长期过程,不一定要先攻占最艰难的堡垒。首先了解不同国家的医疗现状,以及民众对中药的印象,看看有无需求和机会,我们能否很好地配合和补充该国医药市场等,有步骤地拓展国际市场。

3.西药也有机会。中国的西药更多是仿制药,应该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优化仿制药的生产工艺,争取在专利到期后参与仿制药市场竞争;二是将专利药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和别国药厂合作,先把一只脚稳稳地伸到国外,以便在机会成熟时快速占领国外市场。

4.做好品牌建设。一是了解消费者(不仅指病人,还包括参与决策和支付的利益相关者,如医生、政府、保险公司等)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突出产品特点,更好地定位;二是关注长期利益,逐渐放弃带金销售,更多地以病人和医生为中心,以学术为手段,突出产品带来的临床价值。

5.不要急于国际化。每个公司应该基于自己的现状来做出战略规划,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毕竟中国医药市场还能蓬勃发展很多年,做好国内市场本身也是在不断提升竞争力,也是在为国际化的成功铺好基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