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用药与健康 > 用药常识 > 医药常识 > 正文
盘点冬天易发的几种皮肤病 细心呵护有妙招
www.yongyao.net  2011-2-12 18:49:56  来源:浙江在线  责任编辑:Vean9
分享到:

小李是一个非常爱漂亮的女孩,为了能够让自己在大冬天里看上去苗条,不顾父母反对,坚守“再冷也不加衣服”,结果这样“美丽冻人”了一周后,发现自己的大腿和臀部出现了几个紫红色的杏核大小的硬块,还伴有轻度的痒。她吓得赶紧到金华市第五医院皮肤科就诊。接诊的副主任医师刘冬梅检查后说,小李患了“寒冷性脂膜炎”,原因是衣服穿得太少了,皮肤受到冷空气刺激引起了收缩,致使表皮血流不畅,皮下脂肪层受寒冷空气刺激发生了炎症。小李听了,真后悔当初没有听父母的话。

刘冬梅说,寒冷除了能引起寒冷性脂膜炎外,还可以引起其他皮肤疾病,如冻疮、寒冷性荨麻疹、寒冷性多形红斑等。从天气情况看,今年低温日子比往年要多一些,临床上患有这些冬季皮肤病的患者增加了不少。

保暖预防寒冷性脂膜炎

刘冬梅说,寒冷性脂膜炎主要表现为:受寒冷的部位出现紫红色的硬结,可单个硬块,也可多个硬块。表皮呈紫红色,触之较硬,可伴有轻度的痒感和疼痛感,严重者可出现溃破。好发部位为保暖较差的地方,如大腿、臀部等皮下脂肪层较厚的地方。如今,很多时尚的女性在寒冷的冬季仍然穿短裙、丝袜,这就很容易导致大腿和臀部受凉,从而引发寒冷性脂膜炎。该病多见于天气寒冷时衣着偏少的青年女性,同时也见于那些经常穿紧身内衣和不爱运动的女孩,尤其是体形偏胖的女孩更容易得此病。

预防寒冷性脂膜炎主要有三点:一是不要久坐久站,保持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二是注意保暖,衣服要宽松,体形较胖的人最好不要穿牛仔裤等紧身服装;三是出现症状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请皮肤科医生治疗。

预防冻疮五法

冻疮是冬季常见病,是由寒冷引起的局部性皮肤炎症损害,病程缓慢,气候转暖后自愈,容易复发。常见损害为淤血性暗紫红斑,表面紧张有光泽,质柔软,局部按压可退色,压力除去后红色逐渐恢复,痒感明显,受热后加剧。如受冻较久,局部组织缺氧及细胞受损则严重,损害表面可发生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或溃疡,愈后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疤痕。

刘冬梅说,要想不生冻疮,关键是要做好预防:1.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注意营养,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如可以适当地吃些阿胶之类的滋补品;2.入冬后注意全身及局部的保暖和干燥;3.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用热水浸泡;4.治疗慢性贫血及其他消耗性疾病等;5.可在入冬前一段时间到医院用红外线照射以前患冻疮的部位,每隔10~20天一次。

寒冷性多形红斑重在预防

寒冷性多形红斑的症状和冻疮有点相像,但它是一种与寒冷因素有关的过敏性皮肤病,冬季高发。它通常表现为面颊、耳朵、四肢末端、臀部两侧,出现水肿性丘疹及中央有水疱的水肿性红斑,或可呈轻度出血性红斑、虹膜样红斑,中央可有水疱,严重时可发生糜烂。患者自觉烧灼、疼痛,热了感觉瘙痒,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冻疮。

寒冷性多形红斑是一种免疫反应性疾患,寒冷是最主要的诱因,感染、药物、食物也可引发或使症状加重,多见于妇女儿童及末梢循环障碍者,女性略多于男性。损害持续14~20天可自然消退,但常随寒流而复发,直至春暖后消失。本病可与一般冻疮损害合并存在,但本病皮疹消失后,一般冻疮依然存在。

刘冬梅说,寒冷性多形红斑重在预防,具体方法是:从初冬开始就要注意局部保暖,天气寒冷,外出要尽早使用口罩、手套、保暖耳套、围巾等;鞋子应穿得暖暖的,但不宜过紧,保持清洁干燥。最重要的是加强体育锻炼,多运动,增强皮肤的血液循环。如一旦发现皮疹应及早去医院求治,同时避免误诊误治的情况发生,因为如果把寒冷性多形红斑误作冻疮治疗,涂擦冻疮膏,就会越擦越多。

食疗小秘方

刘冬梅说,冬季皮肤疾病都与寒冷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有关,因此,治疗重在活血化瘀,如果在饮食上选择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品,不仅能够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也能够在治疗上起到协同作用。为此,刘冬梅特别提出了几种食疗办法,坚持使用几年,能取得不错的疗效。

刘冬梅建议:在寒冷的冬天,易患冬季皮肤病的市民可以多进食一些温热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狗肉、生姜、火锅等,以达到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如果市民在制作食物时能够加入肉桂、杜仲、干姜等温热助阳之物,效果将更佳。同时,会饮酒的患者也可让医生根据自己的舌象、脉象,配置一些具有温经通络、活血、祛寒的中药方剂,浸入酒中,一周后每天服用一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