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2011生物技术投资谨慎乐观
www.yongyao.net  2011-2-15 15:10:10  来源:医药经济报   责任编辑:tgf
分享到:

VC-PE是资本趋利的典型代表,投资周期越长、风险越大,它们就越不敢投资,而最需要投资的企业恰恰是创新型科技中小型公司。目前VC对投资早期公司的兴趣不浓,有的VC自身融资也遇到障碍。因而,生物科技产业资本涌动还需要看新药审批速度快慢、并购价格是否看涨、政府研发经费是否增加、百姓消费是否旺盛等许多因素。

而中印等新兴国家的医药市场和研发实力会继续大大提升,成为投资界的共识,资本流向或许会往这些国家偏移。估计今年IPO市场将上演中国企业的表现时段,中国和印度企业的海外扩张和并购也将进入小高潮。

生物技术继续领跑资本市场:生物技术产业受益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投资者信心回升,博乐生物技术选择指数跑赢道琼斯工业指数,整个生物技术产业再现生机。在新的一年里,融资环境有望继续改善,生物技术产业将继续优于其他行业及总体市场。

至少25家公司IPO:生物技术的首次公开发行窗口将保持开放,尽管去年只有17家生物技术公司在美国完成IPO上市募资, 但是这些公司上市定价偏低,有的远低于初始定价范围, 困扰不少企业,导致部分企业最终放弃IPO。那些成功上市的公司,上市后的表现也不令人满意,平均市值下跌了13%。估计到2011年底,至少有25家生物技术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资成功,其中可能有较多公司是在美国完成IPO募资。

保持3600亿美元市值:生物技术产业融资实现总量筹集约150亿美元的目标,这是每年保证行业稳态运行的“基本条件”。这种情况将继续在2011年得以维系。生物技术行业的集体市值也将保持在目前360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其增长水平将抵消由于发生并购而失去的市值。

合作伙伴“胃口大开”:重大的大型制药企业之间的并购将不会出现,但生物技术合作方面的案例将增多。大型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巨头将继续争夺有创新性后期研发产品的公司和产品。合作交易结构将接受“共同承担风险”的原则。生物技术企业以往那种享受大型制药公司大笔预付款转让技术的美好时光已经结束。在中国、印度和拉丁美洲的新兴市场,众多参与当地开发的淘金者将使得当地企业合作项目大幅增加。

并购不止:2011年,赛诺菲安万特将如愿以偿,把健赞(Genzyme)收归旗下,这将促使其他蓝筹生物技术公司或大牌生物技术公司被大药厂收购。

继续重组降本:生物制药公司在它们的重磅药失去专利保护之前,将继续裁员和重组他们的业务,避免或减少重大损失。

生物仿制药出现实质性进展:美国医疗改革法案中对FDA有了新的要求和约定,法律特别要求FDA创建一个生物仿制药审批途径,希望生物技术公司和制药公司都积极参加关于制定实施生物仿制药发展的新规例及审查指南草拟稿的讨论。

技术融合推动个性化医疗:更加重视疾病预防和人体保健,更深理解人类基因组,并推动分子诊断学的应用。融合生物信息、无线通讯以及医疗技术,使个性化医疗服务方式越来越接近现实。

新监管环境:这个行业将继续调整成更完备的监管环境,包括药物效果比较研究(CER)等。付款人将寻求CER的依据,并以此来收集临床试验数据,以确定是否对基因药物学引导的治疗药品实行补偿。随着2012年PDUFA即将到期,2011年涉及药品安全和该法案延续相关事宜,将是美国国会重点讨论和争议的话题。新的监管和补偿规则,将给医疗保健机构带来挑战和其他一系列问题。

再生医学还会热:围绕基因是否可专利保护的争议将不断升温,不确定性将继续围绕干细胞领域,但漩涡中的再生医学还会很热。

清洁技术蓬勃发展:以非粮食作物为材料的清洁高科技将不断繁荣,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下一代生物燃料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市场将拥抱绿色环保技术,要求提高能源效率,并对环境“友善”。

 新兴市场成为全球市场看点:新兴市场将继续成为行业成长的主导因素。日益富裕、越来越多中产阶级、政府鼓励政策将使这些新兴国家的医疗保健有大生意可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