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对罕见病没有官方的权威定义,疾病种类与患病人群的数据也未见确切报道。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罕见病的发生率计算,我国现阶段罕见病患者就超过千万人之多。但是在罕见病防治救助方面的工作,我国进展缓慢,对罕见病药品的研发、引进、生产、销售等环节缺少政策支持,造成国内罕见病药品研制产业存在空白。(3月20日《广州日报》)
总计五六千种罕见病,高达上千万人的罕见病患者,均显示这不是一个小数目,绝对不可忽视。但是如果分摊下来的话,每种罕见病的患者,只有平均五六万人的数量,对于制药企业来讲,无异于鸡肋一般。
目前全球的制药研发系统,都严重依赖于专利和竞争,制药企业热衷追求预期利润,而不是被满足需求和增加健康的目的所驱动。在市场竞争和利润率的压力下,制药企业的行为愈发“理性化”,停止研发无利可图的项目,全力发展高利润的畅销产品。于是,罕见病就因为市场狭小,利润空间局促,成为被制药企业冷落的“孤儿”。
从报道可以看出,罕见病都是非常少见的疑难杂症,发病概率极低,但是一旦患上,因为无药可医,就等于被判了“死刑”,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讲都非常悲惨。而少数罕见病有药可治,却因为“孤儿药”价格昂贵,又会给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从人道角度出发,非常有必要发展“孤儿药”,并且要想办法降低药价,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以挽救更多生命。
“孤儿药”的尴尬处境,实际上折射出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在一味追逐利润的竞争机制下,制药企业的自我选择导向,必然是淘汰无利或微利产品,角逐高利润的超级畅销药。因此要大力发展“孤儿药”,就得先迈过“市场失灵关”,不能单纯依赖于制药企业的“道德良心”。而是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税收优惠、政府资助、优先审批等制度,让制药企业有利可图,从而刺激它们加大“孤儿药”的研发投入。
由于国产“孤儿药”匮乏,我国罕见病患者只得依赖于进口的昂贵药物,使得许多患者家庭陷入经济困顿之中。因此,政府应尽快实施罕见病药物制度,鼓励企业研发“孤儿药”产品,将罕见病纳入医保之列,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让罕见病不再无药可救。
- 2011.01.06
- 2011.01.06
- 2011.01.20
- 201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