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广告走,盲目崇拜新药、进口药、贵药,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如今药品广告铺天盖地,很多人因此跟着广告走,越是新药、贵药、进口药越觉得好、疗效高,认为“便宜没好药”。其实,这大错特错了。如今医药广告市场混乱,好多广告中有诸多不实之词,盲目跟进,很容易上当受骗。比如声称治疗癌症的“富硒灵芝宝”宣传:“治疗肿瘤新一代中西医结合产品”,“对肺癌、肝癌、胃癌……等各种实体瘤和白血病……均有显著疗效。”“2900元救一条命”。这里强调的是“新一代”,极具诱惑力的是“2900元救一条命”。生命无价,2900元就可以救治,多么便宜啊!可是,经了解发现,这种产品是一种“健”字号产品,就是说,只是一种保健食品,根本不是什么药品!批准文号是卫食健字(1999)第0282号,保健功能是:免疫调解、辅助抑制肿瘤。就是说,仅有辅助抑制作用,根本不具备什么治疗作用!所以,绝对不能盲目地跟着广告走,否则,轻则失财,重则贻误病情,甚至要命。
滥服中草药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中药一向被认为是天然药物,不是化学合成的,因此无毒副作用。这也大错特错了。前面那位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的作家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据了解,目前已经确认有243种中草药可以引起不良反应。应该纠正过去那种认为中药平和、无毒副作用的旧观念。专家指出,滥服中草药和滥服抗生素一样危险!功能和主治相同或者相近的中成药,由于构成成分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副作用。有的人不分彼此,相近药物拿来就用,这也是很危险的。有的个别中药成分、药理还不被人们所详知,比如,川贝止咳露能够治疗风寒感冒咳嗽,但是对肺热咳嗽则加重病情;再比如,乙双吗啉可以治疗银屑病,但长期服用可以引发白血病。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也是经验之谈。
那么,怎样尽量避免这坑人害命的药害呢?
除了要切实克服上述三种盲目用药现象以外,还应该掌握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用药禁忌和常识。
先说说最常用的感冒药。对乙酰氨基酚是治疗感冒常用药,有较好的退热、缓解头痛和关节痛的作用,可是剂量过大会引起肝脏损害,严重者可以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这里应该特别提醒的是,服用感冒药以后,千万不要饮酒!因为酒中的乙醇进入人体以后,可使体内的谷胱甘肽迅速减少,使对乙酰氨基酚产生的一些代谢物无法与谷胱甘肽结合,转而与肝、肾细胞结合,从而造成肝、肾组织损伤,严重时可导致肝坏死。另外,乙醇还会增加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溃疡。有的人患感冒时喜欢同时服两种甚至更多的感冒药,其实这样做很危险,容易导致某些药物的过量使用。
再说说人们常用的抗生素。四环素类药物,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等,不能与氧化铝、胃舒平、各种钙片、硫酸亚铁同服;不能与镇静安眠的苯妥英钠、冬眠灵同服,也不能与青霉素同服。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不能与速尿、利尿酸钠同服。
再说说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一向被认为是补养药,但是对青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有一定影响,不宜同服。维生素B2不宜与四环素类药物、林可霉素、制霉素同服;维生素C不宜与红霉素合用,而维生素E不宜与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解热止痛药同服,如果需要使用,应该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
药物能治病,也能致病。社会现实证明,药害猛如虎,夺走生命是常事儿,万不可粗心大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对待它不得不慎之又慎。
- 2011.01.15
- 2011.01.15
- 2011.01.17
- 201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