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扑米酮
结构与苯巴比妥相似,作用与其接近。
适应症:对部分性发作、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有效,但由于相对不可耐受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而限制了其使用;对肌阵挛发作也有效,但疗效和耐受性不如丙戊酸。
剂量和用法:成人起始剂量62.5~125mg,每晚一次,在可耐受范围内每3天增加62.5mg,维持剂量5~20 mg/(kg•d),分3次服用;儿童起始剂量1~2 mg/(kg•d),每3天增加1~2 mg/(kg•d),维持剂量5~20 mg/(kg•d),分3~4次服用。
毒副作用:在早期用药过程中,扑米酮的副作用比苯巴比妥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但长期使用的副作用与苯巴比妥一样。
6.苯二氮卓类药物(BZDs)
适应症:对多种发作类型有效,包括失神发作、失张力发作、肌阵挛发作、然而副作用多,易发生耐药现象,所以它的长期应用受到限制;主要适应症是癫痫持续状态、有癫痫持续状态倾向的发作或快速、重复性发作,对预防热性惊厥再发作有效,但也可以作为长期治疗的一种选择,如氯硝西泮和硝西泮添加治疗Lennox-Gastaut综合征、肌阵挛癫痫、婴幼儿痉挛,单用无效。
剂量和用法:地西泮和氯羟西泮通常是静脉给药;咪达唑仑还可以肌内注射,可用于静脉注射和直肠给药不可能时。地西泮直肠给药剂量视年龄而定,2~5岁的患儿0.5 mg/kg,6~11岁的患儿0.3 mg/kg,12岁以上的患儿0.2 mg/kg;氯硝西泮成人的起始剂量是1.5 mg/(kg•d),分三次服用,可视发作控制和副作用情况每三天增加0.5~1 mg/(kg•d),儿童的起始剂量视0.01~0.03 mg/(kg•d),分2~3次服用,每三天增加0.25~0.5 mg/(kg•d)至维持量0.1~0.5 mg/(kg•d)或根据副作用调节。
毒副作用:瞌睡、共济失调、复视、视物模糊、个性改变、易激惹、记忆受损、低张力和儿童泌涎过多、幻觉、抑郁、心理障碍、加重发作、体重增加;另一个问题是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且不同的苯二氮卓类药有交叉耐药;此外,突然撤药可出现戒断症状和发作。但是,这些副作用与剂量无明确的相关性。静脉或肌内注射这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呼吸抑制和镇静。
7.乙琥胺(ESM)
适应症:用于治疗失神发作,但对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并发的失神发作无效;合用丙戊酸对肌阵挛性失神发作有效。
剂量和用法:乙琥胺起始剂量在3~6岁的儿童为10 mg/(kg•d),大于6岁的病人为500mg/d,成人每周增加剂量250mg,儿童增加的剂量视5~10 mg/(kg•d),成人维持剂量1000~2000mg/d,儿童维持剂量15~40 mg/(kg•d),每日剂量分2~3次给予,也可仅服药一次。
毒副作用:与剂量相关的常见副作用是胃部不适、厌食、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镇静、共济失调、头痛、头晕;与剂量无关的副作用有皮疹和恶液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