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用药与健康 > 用药常识 > 医药常识 > 正文
面临各种意外该怎么办? 掌握急救常识赢宝贵时间
www.yongyao.net  2011-5-15 16:05:54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意外1 中暑

转移到阴凉通风处

中暑是夏天高发的疾病之一,一般都是因为在强烈的阳光下或闷热的高温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发热。

专家提醒,发现有人中暑时,要第一时间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躺下,用凉毛巾敷头部,也可将冰块装在塑料袋内,放在病人的额头、颈部、腋下和大腿根部等大血管集中的部位。有条件的可用酒精擦身来散热。清醒后的病人必须在凉爽通风处充分安静休息,并饮用大量糖盐水以补充体液损失。

意外2 外伤出血

加压包扎止血

外伤出血首先应采取指压压迫止血点,在伤口的上方找到跳动的血管用手指紧紧压住。面部出血可用拇指压迫下颌角与颏结节之间的面动脉;前头部出血可压迫耳前下颌关节上方的颞动脉;后头部出血应压住耳后突起下面稍外侧的耳后动脉;前臂出血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施以压力,将肱动脉压于肱骨上;手掌和手背出血应通常按脉搏的地方,按到跳动的桡动脉血压住。同时,应准备材料换用其他止血方法,如加压包扎止血,用消毒的纱布、棉花放在伤口上再用力加以包扎,达到止血目的。如果用橡皮筋扎住,要每隔30分钟放松1次,大约2分钟,以防组织坏死。

意外3 烧烫伤

烧烫伤早期宜局部降温

家长发现孩子烧烫伤后,早期最佳处理方法是局部降温,用自来水或凉水冲洗半小时左右,可以缓解疼,减少组织水肿和水疱形成。有些烧伤是化学物质引起的,及时有效地冲洗可以冲掉有毒物质,使其不至于被吸收中毒或侵入到深部组织。水的温度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宜,一般是15℃-20℃。

不要给创面涂抹牙膏、酱油等,以免增加创面感染的机会和就医时处理的难度。但如果烧伤创面特别大、特别深,就不宜再用冷水冲洗,应立即送医院。

意外4 异物卡喉

利用气流冲出异物

进食时不慎导致异物卡喉是家庭里最为高发的意外之一。儿童异物卡喉如果未完全窒息,还有呛咳,应鼓励患儿用力咳嗽,有时能将异物咳出。如果不能咳出,就需借助压腹,利用膈肌上升的冲击力,加大呼出的气流量将异物喷出。做法是让患儿站立前倾,抢救者在其后用双手重叠拢在患儿上腹部,冲击性挤压,使其腹压增高,膈肌抬高,加大胸腔压力,促使肺内产生强大气流从气管内冲出。

成人的异物卡喉可采用最为常见的海姆利克急救法:意识尚清醒的病人可采用立位或坐位,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双臂环抱病人,一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腹部正中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昏迷倒地的病人采用仰卧位,抢救者骑跨在病人髋部,按上法推压冲击脐上部位。如果无效,隔几秒钟后可重复操作一次,造成人为的咳嗽,将堵塞的食物团块冲出气道。

意外5 触电

不要用手拉伤者

在对触电伤者的急救中,第一步应切断电源然后施救。在无法关断电源的情况下,可用木棒、竹竿等将电线挑离触电者身体。如挑不开,应用干的绳子套住触电者拖离,使其脱离电流。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轻症患者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伤员就地平卧,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意外6 骨折

就地取材简单固定

专家提醒,一旦怀疑伤者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同时就地取材,对患处进行简单的固定。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急救时的固定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意外7 蛇咬伤

野外活动可备解毒中草药

日前北京一17岁女孩被自己家养的眼镜蛇咬伤,而随着到户外活动、登山等活动的增加,人们在野外被蛇咬伤的机会也在增加。

被蛇咬伤不要惊慌、奔跑,否则如果是毒蛇咬伤,会加快毒素的吸收和扩散。要立即用皮带、布带、手帕、绳索等物在距离伤口3-5厘米的地方缚扎,减缓毒素扩散速度。每隔20分钟需放松2-3分钟。之后用手挤出伤口的血并用凉水冲洗伤口,如果发现有毒牙残留必须拔出,同时尽快送被咬伤者到医院。

家里尽量不要养有剧毒的宠物如毒蛇、大蜘蛛等。如果养宠物蛇或到野外游玩,应储备常用药品备急用,如抗蛇毒血清。有些中草药(如七叶一枝花、八角莲、万年青、苦参、蒲公英等)也有很好的解毒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