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用药与健康 > 用药常识 > 医药常识 > 正文
治胃病为什么用“精神药”
www.yongyao.net  2011-5-1 15:48:33  来源:大众医学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性质不同,用药重点不同

实质性胃病  通常,对于胃病本身引起的精神不适,医生会针对胃本身的病理损害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例如,用制酸药物奥美拉唑制止过多的胃酸分泌,用保护胃黏膜药物硫糖铝帮助胃黏膜修复,有时还通过消除病因,如清除幽门螺杆菌等综合措施,彻底治愈胃病。随着病情的缓解,患者的精神状态也可好转,并不需要“精神药”。

有一些胃病,特别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它们的发病原因中本身就包含了精神情绪因素。这时,医生就会判断这些因素在患者发病中的重要程度,建议患者逐渐脱离致病环境,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适量使用调整情绪的“精神药”。通常,若患者精神因素明显,除了给予心理辅导以外,有时,医生会使用一些“精神药”干预。当然,用药前医生会向患者及家属充分说明理由,取得同意后,谨慎使用。

功能性胃病  若经过仔细的检查、分析,医生诊断患者得的是功能性胃病。这时,用制酸药、胃黏膜保护药治疗是无效的,医生就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调整胃动力的药物,如胃复安、吗叮啉、莫沙比利等,有时,也会适当使用一些镇静类“精神药”,如安定,会有一定的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有不少抑郁症患者是以胃病症状发病的,如食欲不振、胃等。这时,按胃病治疗不仅无效,而且会耽误患者的病情。遇到这种情况,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看心理科。

治胃病“精神药”,不可随意滥用

在临床上,治疗胃病的“精神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抗焦虑药,另一类是抗抑郁药。

抗焦虑药  以安定(地西泮)和佳静安定(阿朴唑仑)最为常用。后者抗焦虑作用比前者强3~5倍。这两个药适宜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焦虑、紧张、抑郁、失眠等。副作用发生率低,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出现依赖性。

注意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青光眼患者禁用。由于该药可能产生视力模糊、注意力不集中等副作用,服药期间不宜驾车或操作机器。此外,安定和佳静安定与制酸药西咪替丁合用时,因药物排泄减慢,需要注意调整剂量。服药期间,勿饮酒和含酒精饮料。

抗抑郁药  目前最常用的是氟西汀(百忧解、优克),适用于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帕罗西汀(赛乐特、氟苯哌苯醚),适用于治疗伴有焦虑症的抑郁症患者。

注意事项: 副作用轻,应在有经验医生指导下服用。

总之,胃病要用胃药治,胃病有时也要用“精神药”治。患了胃病,患者首先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同时需要放松心情,如此,才有利于胃病的尽快康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