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基层社区医疗机构诊疗量达6000万人次,是三级医院本地居民门诊量的2.4倍
○到基层就诊患者比重从2006年的5%提高到目前的42%,数量是2006年的10倍
早晨7点30分,北京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楼已经坐满了候诊的患者。“您排第15号,请坐在外边等吧。”分诊护士曹丽的话,让家住德胜门小市口胡同的李庆有点意外。李庆感叹道:“以前社区医院空荡荡的,现在怎么看病都排队了?”
自2006年以来,北京市通过改革社区卫生体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药品零差率销售,建设全科医生队伍,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有效减轻了大医院的门诊压力。
据统计,2010年北京市基层诊疗量达到6000万人次,是三级医院本地居民门诊量的2.4倍,是2006年基层社区服务人数的10倍。到基层就诊患者比重从2006年的5%提高到目前的42%。昔日“大医院人满为患、小社区门可罗雀”的“倒金字塔”正在向“金字塔”结构转变。
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指出,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医疗服务需求是个“金字塔”型,80%以上的小病、慢病都能够在基层社区医疗机构解决。因此,强化基层社区医疗服务能力,把医疗服务重心由大医院向基层社区转移,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是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有效途径。
服务模式之变——
家庭医生:上门提供“点对点”健康服务
那坤是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过去,他虽然对很多社区居民都熟悉,但具体到哪个人有什么病,他就不太清楚了。自从67岁的陈爱莉和他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后,他对老人就变成了“点对点”管理,定期上门随访,跟踪病情变化,提供健康评估,实行精细化管理。陈爱莉说:“我身上哪个零件有毛病,那坤医生了如指掌,比我自己都清楚。”
在北京东城区,每名家庭医生都配备了“全科笔记本电脑”,为居民建立了家庭健康档案、个人生活方式档案和电子病历,实现了对社区居民健康指导、诊疗、康复等全过程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的比例由改革前的不足4%提高到了20%以上,四种慢病的管理率由改革前的不足30%提高到了现在的80%以上。
每个社区家庭医生团队,都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3人组成。在服务方式上,家庭医生团队改变了过去“坐等病人”的做法,通过签订健康管理协议,实现了契约式健康管理,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自愿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的健康服务,家庭医生团队和社区居民“亦医亦友”。据悉,到2012年底,每一个在北京生活的家庭,都可自愿选择、签约并免费拥有一支24小时待命的社区家庭医生团队。
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表示,家庭医生式服务坚持自愿签约、自由选择、规范服务的原则,按照1∶600的比例,由服务团队与服务家庭签订服务协议,签约的对象重点是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慢性病患者。目前,北京市三个试点区县中,已有近40万居民签约拥有了24小时服务的家庭医生。
- 2011.01.31
- 2011.02.09
- 2011.02.11
- 201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