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噻唑烷二酮类衍生物巴格列酮(Balaglitazone)在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中显示,虽然其疗效略差于吡格列酮,但副作用较小。
巴格列酮和吡格列酮这两种药物均刺激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吡格列酮(Pioglitazone,商品名爱妥糖,Actos)和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商品名文迪亚,Avandia)是完全的PPAR-γ激动剂,它们都与骨流失、心衰、水肿和体重增加有关。而巴格列酮则是部分PPAR -γ激动剂,本研究首次评估了这类药物的安全性。
Kim Henriksen博士领导了丹麦海莱乌的北欧生物科学有限公司(Nordic Bioscience A/S)的这项研究,他在给路透社健康专栏的电子邮件中表示,巴格列酮的不良作用发生率较低,特别是在水肿、体重增加和骨流失方面。
研究小组研究了409例正进行稳定胰岛素治疗的II型糖尿病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四组,分别接受每天一次的10mg或20mg巴格列酮、45mg吡格列酮或安慰剂。
与安慰剂组相比,三个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清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10mg和20mg巴格列酮组及吡格列酮治疗组分别降低了0.099%、1.11%和1.22%。据糖尿病/代谢研究和评论5月6日的报道,与空腹血清血糖降低的模式相似。
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析,服用巴格列酮的患者并没有显示骨矿物质密度流失。而据研究者报道,吡格列酮组则呈现出骨矿物质密度下降的趋势。
而且,与安慰剂相比,虽然10mg巴格列酮组出现了体重增加和液体潴留,但没有20mg巴格列酮组和吡格列酮组那么严重。
Henriksen博士说,在巴格列酮得有机会获监管方面批准之前,它还要经过心血管安全性的III期试验。
相关新闻
- 2009.06.03
- 2007.12.19
- 2011.06.14
- 2011.06.14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