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木基因组学研究取得突破。北京林业大学的科学家们选用百年古树作为测序的样本,利用最新的全基因组鸟枪法测序和拼接策略,绘制完成了毛白杨的基因组序列图谱,标志着毛白杨分子育种进入基因组时代。
在“985”平台建设资金支持下,北林大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专家们用短短的6个月完成了这一开创性的研究。
专家解释,基因组学研究成果在育种中应用后,将拓展野生种质资源中优异等位基因挖掘的广度和深度,显著提高复杂性状改良的可操作性和新品种选育的效率,对于保障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林大绘制完成的毛白杨基因组序列图谱开创了我国林业基因组学研究的先河。据介绍,科学家们完成的毛白杨基因组大小约为6亿个碱基对,重叠群的平均长度为39.7Kb,达到了框架图标准。基因组常染色质区覆盖度达到90%以上,基因区覆盖度达到95%以上,单碱基的错误率达到1万分之一以内。
国际同行专家高度评价这样一项重大研究。他们认为,毛白杨基因组的注释和分析大大便利了科学家发现经济性状相关基因,使经济性状的遗传图谱定位,跨越到基因组图谱和功能基因的精确定位,标志着毛白杨分子育种等相关研究正式进入基因组时代,将推动毛白杨育种技术的全面进步。毛白杨基因组序列测序完成,对木本植物发育的分子机制的了解、木本植物在进化历程中地位的研究、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悉,科学家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因组序列图谱,构建物理图谱和高密度连锁图谱,实现基因组序列图谱与物理图谱、连锁图谱的整合,绘制出毛白杨基因组精细图谱,以保证基因组序列组装和基因注释的准确性。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