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过期食品食用上存在误区,其中之一就是把保质期等同于保存期。保质期又称最佳食用期,国外称之为货架期,指食品的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适宜的贮存条件下,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如果色、香、味没有改变,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仍然可以食用。而另一种叫保存期,即产品可食用的最终日期。在保存期之后食用,则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和急性传染病。所以,过了保存期的食物,必须做丢弃处理。
第二个误区是不浪费就是“美德”。很多人认为,食物过期后只是口感变差、风味改变、质量下降,只要没有严重发霉变味,就应该尽可能吃掉,避免浪费。糖果、薯片、方便面等,由于高糖分、水分含量少等因素都会对细菌的滋生等变化有所抑制,因而,过期后,看上去也还很正常。吃了这些貌似正常的过期食品,后果也很严重,比如过期方便面,其引起的化学变化在体内蓄积,将更容易使细胞癌变及引发慢性病。
误区三是冰箱等于保鲜柜有些人以为,只要把食品放到冰箱里就不会变质。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很多微生物繁殖的适宜温度范围在4℃—60℃,而大部分冰箱冷藏温度并没有达到4℃以下,即使达标,也只能延缓细菌的生长繁殖,却并不能杀灭微生物。此外,长时间存放的食品往往会发生冰晶析出、裂缝、粘连等现象,而反复冷藏,并且生熟食物交叉放置,不但影响口味,还易引发食物变质。而一些速冻食品更不能长期冷藏,反复冷冻导致维生素缓慢分解损失,最好在出厂日期后一月内吃掉,谨防引起胃肠疾病。
相关新闻
- 2011.01.01
- 2011.04.25
- 2011.04.27
- 2011.05.09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