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医药生物药品降价力度趋小 负面影响可以控制
www.yongyao.net  2011-8-11 13:39:32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8月4日,发改委发布了1670号文,通知从9月1日起降低部分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82个品种、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为14%

降幅的力度趋小,对行业整体影响亦较小。今年3月发改委发布《调整部分抗微生物类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的通知》,涉及162个品种,近1285个品规,最高零售价整体平均降幅21%.时隔5个月后的再次降价,降价幅度要低于上次。大部分品种降价后的最高零售价仍高于中标价格,且降价幅度较大的品种没有大品种,对包括上市药企在内的整个行业负面影响较小。预期后面即便有新的降价政策制定,也不会那么悲观。

降价的出发点保护低价药和创新药。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药品使用范围广、周期长,降低价格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负担。这次价格调整对日费用高的药品加大了降价力度、对日费用低的药品少降价或不降价,目的是在减轻患者负担的同时,保证价格相对低廉药品的生产供应;对专利等创新型药品适当控制降价幅度,以鼓励药品的研发创新;对原单独定价药品,进一步缩小了与统一定价药品之间的价差,以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降价将是制药的行业常态。1997年10月第一次降价至今,这已经是第28次降价了,除了08年,基本每年都有至少1次的价格调整。中长期看,降价不仅不会阻碍创新药企成长的进程,反而会更加突显其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恒瑞和恩华就是典型代表。

鉴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此次降价对医药行业短期负面影响较小,长期有利于行业集中于创新能力强的制药企业,维持对医药行业“增持”的评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