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中国ED患者呈年轻化趋势 多数源于身体机能下降
www.yongyao.net  2011-8-9 11:43:04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ting99
分享到:

“目前国内ED(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年龄群在30—50岁之间的约有56%,有年轻化的趋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科副主任姜辉教授日前对媒体透露,除年轻化趋势外,ED的患病程度也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男人感到不‘性福’,据资料显示,中国人年平均的性行为次数仅为69次,欧美国家是100多次。” 

生活方式不当 患者呈现年轻化

“不良生活方式,伴随着慢性疾病的增加,势必造成患者ED严重程度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姜辉说,“精神压力大是导致都市男性性福感不强的主要原因。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一些不太好的生活习惯,如喝酒、吸烟、熬夜,都可以引起ED。”

据了解,引起性欲低下的原因有心理性的,如工作、学习紧张,经济压力大,社会人际关系紧张等。婚姻状况不好,夫妻不和睦,也很难产生性欲望;也有器质性的,如某些疾病,像先天性小睾丸、隐睾、睾丸萎缩、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或肝、肾、心、肺功能衰竭都可引起性欲低下。“另外,药物、吸毒也会使性欲低下。”姜辉说。

“调查显示,2004年发现ED患者中吸烟者占52%,2009年则达到了65%。ED病程越长的人抽烟、喝酒比例越多,伴随疾病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越多,治疗效果、勃起满意度也越差,对阴茎血管损害越大,治疗起来越困难。”姜辉表示。

ED出现 为健康亮了红灯

人们多认为ED主要由心理因素引起,但越来越多新的研究资料显示,50%以上的ED是器质性因素所致,或心理性ED和器质性ED发生交叉,相互作用。

“除了心因性ED外,多数ED都是身体机能下降的直接结果。从病因来看,糖尿病、高血压等器质性疾病都可能引起ED。可以说,ED的出现,说明患者的健康已亮起了红灯。” 姜辉说。

据研究发现,很多ED患者都伴随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动脉硬化和抑郁症等。不健康的生理状况、心理状态以及不科学的生活方式都可不同程度地导致ED,并通过ED先期表现出来。由于其特殊的预警作用,ED被称为“男性健康问题的交叉点”。

“ED就像是冰山一角,在深海中隐藏了更多现在还看不见的问题。”姜辉教授形象地比喻说,如果没有及时对ED进行有效治疗、缓解,那么终有一天,这些潜伏已久的问题会全体爆发。中国ED患者要等2年才看病,本来是轻度的危机也会变成中度和重度的。部分男性认为ED是人体自然老化的正常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勃起功能确实会自然减退,但要是没有其他的疾病,不会减退得那么快。”姜辉教授表示。

个体化治疗 才会有“性福”

“对于心理性ED,采用心理咨询、性教育,并辅以药物的方法比较有效;而对于器质性ED,则根据需要对症治疗,如口服药物、阴茎海绵体药物注射、真空负压勃起装置等,病情严重的器质性ED也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姜辉教授指出,ED治疗的特殊之处在于不仅要关注患者生理功能的需求,更要关注患者心理和情感的需求,患者伴侣的影响是ED治疗不可忽视的因素。国际上,ED治疗目标已经从过去单纯关注男性勃起成功,演变为帮助患者和伴侣重新获得自然满意的性生活。

姜辉表示:“一项完善的治疗方案,除了生理功能的恢复,更要关注患者夫妻之间的心理健康和和谐关系。目前口服药物有长效和短效两类可选择,可以根据患者的特点,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疗效。”

据介绍,过去很多人并不愿意将ED当做一种疾病,而误以为是能力丧失的一种表现,是丢面子的事情。以至于讳疾忌医,任由疾病发展,最终牺牲的是自身健康和家庭幸福。

针对这种问题,姜辉表示:“尽管,从全球来看,我国的ED患者就诊比例依旧不高,但只要是来看了病的患者,最关键的难题就已经解决了。只要是能够面对,并且有勇气来治疗,已经问题不大了。真正阻碍患者康复的,是不能面对自身疾病的心理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