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与救助儿童会等机构8月30日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医学卷》月刊上发表迄今最全面新生儿死亡研究结果。研究显示,全球新生儿死亡人数已从1990年的460万降至2009年的330万,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中国的新生儿死亡危险降低一半,不过全球总体“进展过于缓慢,而非洲在这方面则远远落在后面”。
研究还表明,四分之三的新生儿死亡,即发生在生命最初四周的死亡,由三方面原因造成:早产、窒息和包括脓毒症及肺炎在内的重症感染。现有干预措施如果能够覆盖到有需要的人群,就能够预防三分之二或更多的此类死亡发生。
这项研究横跨20年、覆盖世卫组织全体193个会员。研究发现,自1990年以来,全球新生儿死亡数不断下降,尤其是2000年以来,由于对妇幼卫生保健的投入有所加大,新生儿死亡数量降幅“略微加大”。与此同时,母亲存活率和5岁以下儿童存活率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研究显示,非洲由于其1%的年降低率在全世界进展最为缓慢。在全球15个新生儿死亡率高于每1000名活产新生儿39例死亡的国家中,12个是非洲国家,包括安哥拉、乍得和塞拉利昂等。按照非洲大陆目前的进展速度,要达到美国或英国的新生儿存活水平,还需要150年以上。
世卫组织与救助儿童会当天发表联合公报,呼吁有关国家开展更多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行动。公报说:“生命最初的一周对于新生儿而言是最危险的一周,但在许多国家,覆盖处于这一关键时期的母婴产后保健项目才刚刚开始。”
相关新闻
- 2011.01.03
- 2011.01.03
- 2011.01.03
- 2011.01.03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