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也适合于人的养生活动。春季是万物勃发的季节,适宜的起居作息、饮食调养对一年精气神的充足、身体的健康、病痛的减轻都至关重要,专家建议,春季养生要少睡多动。
睡
困倦欲睡
适当调节可以缓和
适应季节变换身体易困
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春困”主要是人体为了适应季节变换,调节血流量的产物。进入春季天气转暖,皮肤和肌腠血液供应较寒冷的冬季骤然增多,这就造成供应大脑的血液相应减少,血、氧相对不足的情况,人体就出现了无精打采、困倦欲睡的 ‘春困’症状。”同时,“春困”是人体生理机能为适应自然季节变化而发生的自然生理反应,虽然对工作生活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病症,通过调节可以缓和,不用过于紧张。
另外,“春捂”的习俗也是“春困”的诱因之一。因为初春,人们防寒的意识尚未消减,加上早晚温差较大、倒春寒等因素,许多人不愿过早脱下保暖衣物,这固然对保健有益,但同时也使得皮肤和肌腠血流进一步增加、脑缺氧相应增加。
防春困,起居、饮食两手抓
要改善春困,最好的办法就是顺从人体的自然变化规律,遵守春季的养生法则。防春困可以从起居和饮食两大方面加以调节:
一是调节睡眠。俗话常说,早睡早起精神好。这样有助于提高夜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成年人每天8小时,中学生8~9 小时,小学生9~10小时。当然,时间也要因人而异。另外,晨起最好用冷水洗脸,以刺激皮肤和大脑,使之尽快适应春季的血液循环变化。
二是调节饮食。中医主张春季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既容易消化吸收又不增加消化道供血量,否则会加重春困。
此外,还应多加强体育锻炼,运动不仅可以改善人体的代谢过程,对防春困也有一定的作用。
动
初春晨练
不宜太早和出汗过多
春季是体质投资最佳季节
春季是体质投资的最佳季节,因为春季空气清新,这种环境最有利于吐故纳新,充养脏腑。这个时节多锻炼,还可以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让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种疾病,且令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
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可以选择散步、放风筝、跑步、打球和登山等运动。春暖花开之际,散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生保健方法。一天繁忙工作后,走一走,可以很快消除疲劳,还利于增加胃肠消化功能。放风筝也是不错的运动,可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对神经抑郁、失眠健忘、肌肉疲劳等均有去病养生作用。再者,放风筝还可以调节视力,消除眼肌疲劳。
同时,晨起伸懒腰也不错,这是因为经过一夜睡眠后,人体松软懈怠,气血周流缓慢,此时若四肢舒展,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吸深呼,则可以解乏、醒神、增气力、活肢节。
避免大汗淋漓伤及阳气
在运动时切忌过度,以免大汗淋漓而伤阳气。春季锻炼不宜出汗过多,刚出汗就差不多了,锻炼结束时还要立即擦干汗液,换上干净衣物,以防着凉。若已经感冒就不宜参加体育锻炼,而应该多休息,待感冒痊愈后再参加锻炼。
另外,在初春时晨练不要太早。这是因为早春二月,清晨气温低,冷气袭人,如果太早外出锻炼易受“风邪”的侵害,轻者患伤风感冒,重者引发关节疼痛、胃痛、面神经麻痹、心绞痛等病。还有就是黎明或天刚蒙蒙亮的时候,空气并不清新,春季晨练应以太阳将出来时起床锻炼较为适宜。
同时提醒老年人,如要晨练,运动前要进食,其实老人春季锻炼的最佳时间可选择在傍晚或晚上。那时的空气也相对比早晨清洁,锻炼效果胜过晨时。
- 2011.04.22
- 2011.04.26
- 2011.04.26
- 2011.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