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强生产品数十次召回均与中国无关 被指双重标准
www.yongyao.net  2012-6-21 10:02:09  来源:时代周报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SOD蜜独撑大宝

强生收购大宝,已有4年之久。今日大宝的状况,未必如当初强生想象的那样美好。

在强生进入中国的1985年,大宝诞生。1997年开始,大宝连续8年夺得护肤类产品的销售冠军。2005年后,大宝经营状况开始下滑。无奈之下,大宝选择挂牌23亿元出售。2008年7月30日,强生收购了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

彼时,此事引得国人极大关注。自小护士、奥奇、紫罗兰等曾经知名的民族品牌被国外品牌收购后,最终却都销声匿迹。人们开始为大宝的未来感到担心。

一位接近大宝的日化专家向记者回忆说,收购后,强生对大宝高管进行了大范围更换。“原大宝董事长兼总经理杜斌离开,原大宝公司党委书记王怀宇留任了常务副总经理,还有其他几位副总也都被换掉。一时间,人心惶惶说得一点儿也没错。”

除了对人事进行调整,强生对内一方面加强规范运作流程;一方面,在大型超市着手铺设嵌入式背柜,加强终端形象建设。接手一年后,强生才推出了第一款全新单品大宝SOD霜。但这款产品因与大宝原有的SOD蜜定位接近,在推出后未得到市场良好反响。

此后,强生不断拓展大宝旗下产品,陆续推出洁面乳、SOD滋润霜、保湿露等新品。据大宝官方网站资料显示,目前大宝旗下产品分为面部护肤、面部清洁、身体护理、眼部护理四大品类,共25个单品。

新品的快速推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宝对SOD蜜单款产品的依赖,刺激了大宝销售。而令人遗憾的是,新品的市场表现总是让人失望。大宝华中地区的一名经销商向记者抱怨道:“SOD蜜的销量仍然占到一半以上,其他的卖得根本不好。很多新品压过来,销售不好的时候,我只能闲置在仓库里。”积压在手的1000余箱大宝产品,让他倍感压力。在积压太多的窘境下,他又只能选择不惜亏本,低价甩卖,否则若是完不成既定任务则可能会被取消代理资格。

“强生在婴儿护理市场做得相当成功,是毫无疑问的第一。但在日化领域相对而言,比较薄弱。”著名品牌营销专家张兵武表示说:“国际公司收购本土日化品牌,没有几个能运作成功。强生当初选择收购大宝,也不是看重品牌,而是看重被收购品牌所占有的渠道资源。关键是拿到资源。”

强生在中国拥有婴儿护理产品系列、化妆品业务等。强生婴儿、露得清、可伶可俐等都定位中档,在一线城市拥有较好的渠道优势。大宝在二、三级市场强大的消费者渠道终端正好可以成为弥补强生的缺陷。

强生一中层领导向记者透露:“我们对于大宝的定位不能用平民化来形容,只能是更受大众的喜闻乐见,属于老百姓支付得起的价格。”

强生中国路线图

强生公司自1985年进入中国后,已经在华建立一个囊括消费品及个人护理产品、医药产品、医疗器材和诊断产品等三大产业的庞大帝国。而且,这个帝国的疆域仍在不断扩张当中。

1985年,强生公司在中国建立了第一家合资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随后,强生公司又于1988年、1992年、1994年、1995年及1998年分别建立上海强生有限公司、强生(中国)有限公司、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及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2006年,强生又分别在中国成立了强生视力健(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和强生(苏州)医疗器材有限公司;2008年,又将大宝收入麾下。

各公司分工明确,业务并不冲突。如强生(中国)有限公司专注于个人卫生护理用品,旗下有露得清、可伶可俐、李施德林漱口水等知名品牌;西安杨森则生产包括维思通、吗丁啉、达克宁、采乐等药品

据强生一中层领导向记者介绍,强生在华采取分权管理的形式运作,各公司均是独立法人,“在中国没人能全部调动所有的子公司,平时会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工作事宜的沟通。”

目前的疆域,似乎不能满足强生的野心。2011年4月,美国强生宣布将以21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瑞士医疗器械服务公司辛迪思(Synthes)。“强生收购辛迪思公司的申请已获得美国当局的批准。”今年6月18日,强生医疗器械媒体事务经理蒋柯首次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此宗收购也已获中国商务部批准。

公开资料显示,公开资料,辛迪思2010年的销售额为37亿美元,主要制造治疗骨折的钉、螺栓和金属板等。它在苏州建有辛迪思苏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强生收购辛迪思,不仅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还获得了辛迪思的技术团队和专利,完善了销售网络。”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评价说。

强生医疗器械媒体事务经理蒋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向记者确认强生完成了对广州倍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收购,后者成为强生的全资子公司。这是强生在中国医疗行业的第一例收购。

倍绣生物成立于1995年,经营内容包括生物技术产品、医用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记者查询诸多资料了解到,强生的此次收购分为两步进行。广州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今年2月24日,强生以1.02亿元的价格受让了广州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倍绣生物28.49%股权。而后,强生再从其手中购得BiosealSingaporePteLtd持有的剩余股份。尽管,强生方面拒绝透露收购价格。但若按第一次受让价格推算,强生为此次收购总共花费了约3.6亿元。

倍绣生物的经营状况并不算好,2010年营业收入405.75万元,净利润亏损2161.33万元。对于此宗收购,著名医疗行业观察家边晨光说:“强生看中的是倍绣生物所具备的渠道优势,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强生急于布局,下沉渠道。”据倍绣生物网站内容显示,截至2008年,其研制的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已在全国1100多家医院中使用。

收购后,强生对倍绣生物有着怎样的规划和定位?蒋柯并没有透露。但倍绣生物内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高管已经大“换血”,原董事长陈彦文已经离开,强生的人马接替了几乎所有高管职位。

能在多大程度上稳住倍绣生物的军心和保留原有的技术实力和销售团队?这对强生是一个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