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的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编制方案评审会15日在广东省普宁市召开。会议原则通过了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编制方案。这标志着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即将进入正式运行阶段。该指数也是第一个依托民营企业编制的全国性药材价格指数。
据了解,该指数以普宁中药材价格指数为基础,引入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大型中药材市场价格,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合理性、代表性,最终通过了由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中医药协会、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的评审。
专家认为,中药材属于特殊的农副产品,是我国传统中医治疗的药用载体,目前也成了不少国家竞相争夺的重要资源。中药材市场和价格的稳定,直接关系到药农的收入、患者的医疗负担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通过编制发布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进一步完善中药材价格形成机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一是加强市场价格信息引导,有利于鼓励优良中药材的种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增强价格形成的透明度,有利于政府加强中药材市场调控监管,稳定市场和价格,减轻患者负担;三是增强国际市场价格话语权,有利于传播传统中医中药文化,推动中医中药走向世界。
记者还了解到,编制价格指数是近年来发改委推进我国价格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2009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就积极推动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代表性企业,在全国布局编制重要农副产品、生产资料和居民生活必需品等方面的价格指数,打造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指数“国家队”。目前,除了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以外,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已于2011年9月发布。稻谷、玉米、大都、木材、蔗糖、蔬菜、生猪、棉花、旅游、油气等数十个价格指数均正在编制。与会专家表示,相信随着这些价格指数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合理形成,有效提升政府调控价格的前瞻性、科学性,切实维护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的价格话语权。
- 2011.01.03
- 2011.01.04
- 2011.04.23
- 2012.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