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北京公立医院试点权力制衡 理事会决策院长执行
www.yongyao.net  2012-8-23 22:52:47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北京公立医院试点权力运行分工制衡

理事会管决策,院长管执行

医院管理局派驻监事负责监督

【阅读提示】:在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中,决策、执行、监督分工制衡:

理事会作为决策层,由社区居民、专家学者、法律界人士、新闻界人士等外部理事和医院内部理事组成,是医院最高权力机构;

执行院长由市医院管理局党委提出建议人选,并向医院理事会推荐,重在执行理事会的决策,主要研究考虑理事会决策的执行落实问题;

监事会将以派驻监事组的方式入驻医院,加强对医院决策层、执行层履职情况的检查,加大对医院规范运行的监督。

医院里谁说了算?以前是院长说了算,现在是理事会来决策。

这一变化缘于北京试点建立的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北京友谊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先行试点成立理事会。

8月22日,在试点工作媒体通气会上,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局长方来英说,这一改革试点举措是政府开放办医的探索尝试,主要是通过医院领导体制、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的变革,更好地实现政府办医为民的公益性目标。

改变“院长一支笔”模式

理事会成为核心决策层

封国生,北京朝阳医院原院长,他现在的身份是理事长,而理事会聘任的负责执行院长是陈勇。医院法人治理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将医院的决策、执行、监督权力分割,分工制衡,彻底改变以往“院长一支笔”的医院运行模式。

我国公立医院长期采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用人编制均由财政核定,对内管理权高度集中于院长,被称为“一支笔”决策;对外在公共服务和经营业绩之间,医院往往更偏重经营业绩,自身发展目标优于社会服务。

而推行法人结构治理之后,权力的行使者——理事会、执行院长、监事会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其中,作为决策层,理事会是主体,是核心,是医院最高权力机构;而与传统院长负责制下集决策和执行于一身的院长不同,执行院长重在执行理事会的决策,主要研究理事会决策的执行落实问题;监事会将以派驻监事组的方式入驻医院,加强对医院决策层、执行层履职情况的检查,加大对医院规范运行的监督。

据介绍,传统院长负责制下院长的考核任用,均由市医院管理局直接进行。执行院长的任用,则是由市医院管理局党委提出建议人选,并向医院理事会推荐,由理事会按照有关规定聘任和解聘。执行院长也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由理事会与执行院长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理事会受市医管局委托,对执行院长实行年度和任期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执行院长工作评价、薪酬确定和职务任免的重要依据。

方来英表示,理事会、执行院长、监事会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在这个基础上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避免了职责不清、分工不明而导致的混乱和效率低下。三方权力又是相互制衡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公众参与医院治理

关门决策变公开决策

今年7月,51岁的朝阳区社区居民邢平芳成为北京首家试点法人治理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的外部理事。通过暗访,他在医院的首次理事会会议上提出,社区老人反映抽血化验要等很长时间,院方需改善就医环境。这一提案获医院理事会表决通过,决议增设采血化验室。

截至目前,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理事会已正式履职,北京儿童医院也将试点组建理事会。邢平芳表示,外部理事作为群众代言人参与医院决策并予以监督。自己代表近10万北京呼家楼地区居民诉求,通过暗访、居民沟通等形式提出建议。

以组建后的北京朝阳医院理事会为例,7名理事中有4名来自医院外。北京友谊医院的9名理事中,有4名社区居民、病患代表担任外部理事,参与医院决策。两家医院的外部理事包括社区居民、专家学者、法律人士以及新闻界人士,均采取零薪酬任职。

封国生说,医院理事会外部和内部理事的结构设置,兼顾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医院发展的可持续性。外部理事参与医院决策,使医院决策对社会公众更具透明性。医院重大事件的决策从单纯医院内部人员参加的“关门决策”转变为社会各界人员参加的“公开决策”。

北京市友谊医院理事长刘建说:“理事会的决策职能,把‘行政导向’和‘专业导向’有机结合起来,能够代表社会各方利益。同时,通过各方利益代表的沟通,促进各种横向协作,进而形成医务人员、政府管理部门、广大患者和社会各界对医院建设的合力。”

方来英表示,成立理事会将带来决策立场的转变,综合考虑政府、群众、医院等各方利益,更为突出公益。据悉,社区居民理事通过医院和周边社区协商产生,并由医管局任命。

用约束机制保公益

抑制过度经营冲动

法人治理结构能否抑制公立医院盲目做大做强的冲动,让老百姓看病更便利、更便宜?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晖明认为,公益医院实施法人治理,最大的意义在于政府对所办医院建立评价体系、约束机制,通过法人行为规范保证公益性。医院本身可兼具公益和市场特征,但问题在于:现有公益职能存在巨大缺口的同时,市场发育却非常成熟,甚至过度膨胀。

为加强对所办医院的运营规范,北京市已出台了考核办法。在北京“市属医院年度绩效考核办法”中,患者满意度、人次(例)均费用、抗菌药物使用、医疗纠纷情况等已被纳为关键指标。连续两年不合格,医院院长和党委书记将被免职。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副局长毛羽表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重心在于保证公益性。从下月起,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将陆续向试点医院派驻监事。监事将从具有医院管理经验的专家中产生,同样不从医院领取薪酬,并将定期在不同公立医院轮换任职,担负监督职责。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多渠道多角度完善公立医院监督机制,还将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向医院委派总会计师;根据需要委托中介机构审计医院年度财务报告,维护政府出资人和患者合法权益;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医院的发展运行更加规范有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